今天晚上我约了某局领导班子吃饭。这个饭可是约了3个月了,一直没有约好。吃饭,可不是简单地吃点喝点,吃饭是一门工作的艺术,是一种感情的沟通,是一种关系的拓展。说得不客气,你想请别人吃饭,还得看别人脸色行事,别人不高兴,不吃你的话,你也只能干生气。吃饭,很多时候是一种给面子的事。不要以为自己请客,别人白吃。我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不过我们这样的吃饭不存在饭之外的关系,纯粹是一种礼节。礼节性地吃饭是比较轻松的。局长是上面委派下来的,一如我这个芝麻绿豆官。因为曾经拜见过,加之单位员工有些关系在内,饭自然吃得轻松些,吃得自在些。局长是文雅之人,对津澧一带文化自然比我熟悉。他告诉我,澧县别看是小县城,但因其历史上为州为府,甚至某个时代的地位甚至超过朗州(今常德城区),因此,这里的人都有一种派,非常讲面子,讲派头,讲排场。即便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单位,在待人接物上也要打肿脸充胖子,生怕被人说没有面子。
当然很多情况下,要面子是一种炒作。我们要承认在市场经济下,这种炒作是必要的,但过分了,就虚伪,就显得底气不足,什么时候上海大肆炒作与北京相比怎么怎么?但这并不影响上海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的地位的存在。什么时候苏州炒作经济总量居第几了,但这并影响苏州历届官员频频升迁。因为,很多事炒是炒不起来的,浮躁的心态终究只是一场无知的闹剧罢了。
闲扯多了,回到主题。这位生长于津市的局长是非常熟悉津澧一带文化的。我也有此认同。我来常德工作,就比较关注常德地域文化,澧县确实是独特的文化。这个地方说穷也不穷,说富也不见得,说人聪明好象也不过如此,但为什么给初来咋到的外地人以特别的感觉呢?关键是澧县人要面子。因为面子,所以有追求的追求,没追求的就动起了歪脑筋。在日常中,我曾常听说某些风云人物的风云之事,当然仅仅是过眼烟云。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子民。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所以我对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都用文化来解释,什么也就有了答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