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0日,我来到澧县正好二个月了。看到这几个数字:520,想想,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数字啊。
(一)
昨天下午在常德开会,散会时已是六点钟。下楼的时候,遇见了我尊重的亦是同作局长的他。许是因为下午的会开得太沉重,开得大家心情都不好,他说:坤山,你这次的选择也许不一定是最好的。我知道他们是在关心我。象现在这种管理态势,出点问题,帽子可能就摘了,就会从天上落到深渊,虽然帽子并不重要。想想自己也是快40的人了,等过三两年也就是临近退休,万事皆休了。什么时候早点回去,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是变数。
(二)
在会上听到处分的人中有我比较欣赏的一个,当初,我还给做了些工作,想带来的。我想应该慰问一下,在回澧县的时候,我给他的妻子也是我原先农电那条线的员工,发了个短信,请她安慰一下他。晚上,她打来电话,问我“头上的发还剩多少?”我说“估计回常德那天,会掉光的”。她说,领导,你想得太周全了,这样会很累的。我也知道,只要思考、想事,累是肯定的。
(三)
今天下午,局组织家属座谈会。这个主意是我给书记建议的。正好市局政工部门也有要求。来的家属并不多,我想大多是需要上班吧。先向大家通报了事故的情况以及处理情况,组织观看了6·30事故录象。从他们低声交谈或惊讶声中,我感觉到大家对事故的反应是震惊的。也许是第一次开这样的会,多少还不适应,要不是有人最终鼓起勇气带头发言,我想可能会一直沉默。我在座谈中,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一是为什么要组织开个家属座谈会?二是如何深刻认识5·15事故?三是当前电力企业的管理形势和要求?四是请家属们用亲情为员工安全当好坚强的后盾。
(四)
昨天回常德的路上,农电公司负责人给我发短信,问我在哪里?回到局里,我先到了办公室,然后他来了。从神色上看,比较轻松。我就想,今天安排的与农电工沟通的效果可能比较好。果不其然!我也很高兴,心里总算可以稍微轻松些了。一个多月来,我一直在做非常艰苦的沟通工作。好在我:一是嘴巴还能说;二是做了两年农电还了解些政策;三是掌握的信息多;四是有些问题能作出决断。想起这个把月的日子,心里就难受,想了多少办法,费了多少口舌,发了多少短信,打了多少电话,谁知?不过,现在总算看见了一点转机。
(五)
最难对付的是谁?最难对付的是政府。
澧县这地方,党委、政府对电力算是非常支持和重视的,尤其是县一级。说句实话,我到这里来了二个月,听说的包括当面听到的,政府的评价应该用“好评如潮”这四个字来描述。但这并不是我所想要的。这样的好,对我们这种垂直管理的企业而言,不是好事。这不,昨天有领导从遥远的地方打来电话,今天又来了领导登门,光解释都得好半天,有些事我们可是不敢违背政策的,要不我这帽子都得摘,而政府又不会给我帽子。为什么在做有些决策之前,就不想想我们电力企业呢?政府可千万不要替我们向客户做主。我们真不好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