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09
  • 关注人气:3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鸬鹚

(2009-05-02 20:54:11)
标签:

杂谈

    一清早就坐上单位四个圈的车子向长沙奔去。车过张公庙澧水大桥便进入了临澧。途中瞥见路边一捕鱼者,挑在肩上的两叶木划子上居然停着四只鸬鹚。我下意识地叫了声:鸬鹚。同行的几个人眼光迅速地侧向扫去,不错,真是鸬鹚。

    于是鸬鹚成了那小小的空间里的短暂话题。

    之于这种黑色的鸟样的动物,我记得好象小时候从低我一届的弟妹们的课本里读到过,课文说的就是用鸬鹚捕鱼的事。2001年我去南宁开会顺便去桂林时,曾在有些干涸的漓江里还给那些供游客把玩的鸬鹚拍过几张照片,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鸬鹚的活体。两年前的国庆节,我组织自驾游再次去桂林时,又在漓江里见到了那些鸬鹚。

    我不知道洞庭湖区用鸬鹚捕鱼者多不多,我是很少在常德看见过的。即便是水乡汉寿、安乡,我下乡时也未曾碰见过。

    用鸬鹚捕鱼有二点必须把握:一是不能让鸬鹚吃饱,最好不让它吃什么。它没有吃的,自然会要去找寻。二是必须在鸬鹚的脖子上套上一个圈或什么的,其程度就是不影响鸬鹚呼吸和吃小鱼,但又不能让它吃到那些大点的鱼。因为鸬鹚吃饱了,工作就没有劲头,就会怠工,效率和效益都会大打折扣。

    说起这些,我想累赘一个道听途说,未加考证的故事:某年某月某地要迎来好大好大的官视察养殖业。据说该地饲养的一种清水鸭很有特色。为迎接这好大好大的官,该县领导是费劲心思,怎么让好大好大的官从鸭子身上看出点喜色来呢?县官们绞尽脑汁,最终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将全县的鸭子全部归队集合,二是将这些集合起来的鸭子关在鸭棚了整整饿了三天。三天之后,好大好大的领导来了,只见饲养员将鸭棚的鸭门打开,这些三天没有吃饭的鸭子,好象打了针强心针,瞬间来了精神,争先恐后地向门外狂奔,饲养员将谷物什么的向水中央抛去,鸭子们见了,个个身体倒竖,脖子朝水中寻觅他们的“午餐”。那种万鸭觅食的场面蔚为壮观,好大好大的领导看得直叫好。据说,此事经枪手们加工,这个县当年发了一笔不小的鸭财。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我觉得捕鱼者对鸬鹚的态度同我们某些县太爷对清水鸭的态度如出一辙:那就是不让其吃或不让其吃饱。如此剥夺鸬鹚权、鸭权,仿佛资本家剥削工人一样。

    想想我们,好象有时候也象鸬鹚或者说鸭子一样,被什么卡着,能出气又好象不能出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