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小的肉虫,经过媒体的推波助浪,居然形成了一股风暴,将无数橘农的财富梦击了个粉碎。
于是,一系列应急机制迅速采取:专家评说虫子无害,可以吃;政府摇身一变成橘商,组织卖起柑橘来;媒体迅速变脸,伪装成橘农的救星;橘农们自己则是欲哭无泪,任由金灿灿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腐烂。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据说盛产橘子,以至于现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别名都有人提议叫橘城。说橘子,石门县尤其为甚,不少村民就巴望橘子带来生活的希冀。石门柑橘节也是办了几届,橘子销售更是遍及全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就曾为石门柑橘题字。
虫子害惨了橘农,亲民的政府心疼了,于是想了个号召全民吃爱心橘的点子。点子是好点子。作为有份工资来源的市民、干部、员工,买个一二十斤橘子,不是多大的问题。我们这个国家人多,聚沙成塔,聚腋成裘嘛。
某天,办公室的同事气喘吁吁地搬给我一纸箱石门橘子,说是单位购买的爱心橘。把纸箱打开,里面的橘子的看相却是非常难看,大小不匀不说,不少橘子脏兮兮的,好像在地上泥巴上打了个滚似的,橘子也不新鲜,橘皮像出生的婴儿的皮肤,尽是褶皱。剥开一个,酸得要死。全然不像平时买的石门橘子——个头大小一样,粉面油光(打了蜡),吃起来至少也是酸甜。问问同事,都是这个感觉。
看来,这里面有文章了,善良的市民被谁忽悠了?政府?橘农?经销商?政府号召市民吃爱心橘没有错,政府应该不会向市民卖橘子。政府号召市民吃的也应该不是这种酸不溜秋、脏兮兮的橘子——往年这种橘子好像都是被橘农处理掉了的。橘农生产橘子,这些橘子肯定出自橘农的橘园,那么橘农可能忽悠了市民。问题是,这些往年根本就不上市的橘子,今年橘农会去采摘吗?卖了多年的橘子,应该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啊。这些橘子是从经销商手里买的,是经销商做了手脚还是经销售与橘农勾结起来,动员橘农去采摘这些丑陋的橘子?这种可能性应该比较大。问题是这些经销商是真商还是假商?这都是问题,都是挥之不去的疑问。
不管怎么说,这其中有人是不厚道的。当全民都来支持帮扶解困吃爱心橘的时候,我们不希望善良的心受到伤害,如果想忽悠善良的心,明年谁能保证橘子又不长虫子,到那时,政府动眼吃爱心橘时,谁会再来吃什么爱心橘?
什么都可以缺失,但诚信不能缺失;什么都可以忽悠,但善良不能被忽悠。
虫子不可怕,怕就怕装扮成虫子的人。TA们比虫子更可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