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中的夜雨涨秋池表现的是一种羁旅之愁和不归之苦的境域氛围。而目前的物价也好象巴山夜雨,涨得蛮快的,让天下老百姓平添几分愁与苦。
据新闻报道,近日起,油价、电价全面上涨,仅居民生活用电电价考虑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暂时没有上涨。国家最终没有能抵挡住两大石头巨头和若干发电企业的苦“逼”,作了价格上的退让。不过,这些企业暂时高兴了,苦了的却是老百姓和其他的企业:生活成本上涨、生产成本上涨。我们完全可以预料,新一轮物价上涨已是如箭在弦,蓄势待发了。最终呢?这一切都得咱老百姓埋单。
说个立马现影的亲身感受:搭坐的士车,不少司机面对30多度的高温,对不起,空调开不起了。的哥的姐挥汗如雨,乘客再有怨言,也是无法。你要追问,他手指一掰,算得你也不好意思叫人开空调。油价涨了,成本高了,要养家糊口,只能关了。
回过头来看,猪肉的价格突然上涨开始,房价也是涨得你口瞪目呆,物价的疯狂让人感觉猪都飞了起来。虽然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支持养猪事业,抑制房价,开发经济适用房,但房价和猪肉的价格一样,就是见涨不见跌。其实,这是我们国家物价的一个规律:涨上去了的,就跌不下来——除了股市和基金。
物价高低自然有其规律,价格杠杆的调节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但问题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远远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在这样的物价面前,即使你的钱袋子在一天一天饱满,但你换回来的东西却是一天天在减少。比如过去战乱时期,一袋子钱也许换不来一袋子米。按照老百姓的说法,是钱不值钱了,水了。
什么时候,国家能真正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收入涨的速度也提一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