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四年,我的春节

(2008-02-05 15:38:34)
标签:

情感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了,明天就是除夕,传统中,大多数国人都将这天当作春节的开始。办公楼除坚守岗位的调度值班员外,几乎是人去楼空。要过年了。虽然国门洞开之后,中国年文化受到了洋节文化的冲击,但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并不是那么好覆盖或替代的,年,在中国人或者绝大多数人心里,仍是一个无法释怀的情结,一个永远也许打不开的结。
    说实的,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比较暧昧。这或许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的一种通病:既不太喜欢西方的洋节文化,又对中国这种了无新意的传统文化有些反感或者说排斥。西方的洋节因诱人的载体——人物、礼物、故事等等,越来越受到年轻一族的追捧,中国的节日情况却是式微,特别是春节,大多数人并不因节日而快乐,因为最终的结果是快乐不起来:肠胃吃坏了喝坏了、睡眠严重不足、钱包有的越来越鼓有的越来越瘪、不少礼物象环球旅行等等。这样的节日过起来有什么味道?
    不过,大家还是愿意过节。因为这是文化。
    小时候,其实我也是喜欢过年的。因为过年意味着:新衣可以穿了、吃的有些丰富了、玩的可以开口要了、甚至即使做错了什么也不会有鞭笞之苦了……这样的日子,当然盼望着。
    人最怕的就是长大。长大之后,才知道年虽年年过,但其实是年年不好过。各方的应酬、交往、礼尚往来等等,让你不得不提早进行准备思考:对上的要思考、对下的要掂量、家里的还要准备。每年为回哪里过年还得理论一番。话说多了,就容易出矛盾出状况。结局可想而知。都是过年惹的祸。
    我参加工作之后,就没有过一个完全象样子的年:有时在常德这边,有时回了长沙,有时是选择第三地,有时甚至是一个人(外加儿子)在老家。别人过年是团聚,我们过年是理论。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呆在所谓自己家里,哪里都不去。不过还是有怨言。
    最近四年的春节,现在想起来,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滋味。
    2005年春节,我没有回长沙,去了澧县。正月初五,一场罕见的冰灾袭击常德电网。当时我是在党委办工作,做新闻宣传。在冰雪中,只好求助津市电力局,将我送往常德,之后去了倒塔的现场,从此,这个春节,抗冰保电就成了主题词。
    2006年春节,因是搬迁进新村的第一年,没有回去过年。新村燃放焰火。晚上,我带着这边人家的侄儿,扛着照相机,骑着电动车,在办公楼内、楼顶、街道上拍摄有电的城市、有电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滋味。
    2007年春节,在常德过年后,初二搭车去了澧县,正月初四一清早,我得到了局长去世的噩耗,赶紧求助津市电力局将我送了回来,这个春节悲伤弥漫在心头。
    明天又是春节了。一场五十年难遇的冰灾袭击湖南。常德虽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我们还得同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员工一样,牺牲节日。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虽然车有了,但却让我不想回家,又一次呆在了常德:既是工作——值班的需要,又是因为其他。
    人生活在世间,不可无节日可过。但真正要过好节日,却又是那么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