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写作背景:这是几年前的文章了。也是自我感觉和《叹幽青城山》一样比较自我满意的一篇文章,当时是有一种写作的欲望的,是想表达出一种复杂的心境。但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真的。当然没有必要追寻过去的心境了,按常理读便是。
宽 容
什么是宽容?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它是生命成熟的标志。
当然,宽容决不是没有原则的退让,更不是没有限度的纵容。宽容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更多的是一种雅量和气度。生活中,能得到别人宽容的人肯定是幸福的,能宽容别人的人必定是高尚的。
“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纷繁复杂,变幻莫测。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宽容。记得参加工作时,有位领导因为秉公办事而得罪了多年交往的要好朋友,最终朋友离他而去,他觉得很悲伤。其实,只要仔细思量,那位朋友真是真心朋友吗?肯定算不上。因为他没有大度的胸怀,缺乏必要的宽容。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人生在世,一定要学会宽容。宽容的人生才会充满阳光,宽容的交往才会天长地久。生活中多一点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在付出宽容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着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盛宴,生命也一定会因宽容而变得五彩斑斓。
忍 让
古人常讲:“处事难,处人更难。”人皆凡夫俗子,其心千变万化,其思想随境界而转,相处当然困难,唯一的原则就是忍让。
俗话说:“小不忍,乱大谋”。古往今来,人世间多少憾事、多少不幸、多少两败俱伤的争斗、多少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惨剧,哪起不是因人与人之间争强斗逞,不能相互容忍而发生的。
当然要做到忍让并非易事。有人这样解释“忍”字:心字头上一把刀。可见要“忍”是何等的艰难、何等的残酷。但也惟有如此,才更加凸现忍让作为人生美德的价值。
忍让并非示弱,忍让也不是无能,忍让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是一种人生的策略。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当有自知之明,太阳不只是为我而升起,地球也不只是为我而转动,哪个人都不是必不可少,谁都不会永远掌握着真理。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其实真没有什么值得辎铢必较。给别人让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
能忍者才能谋大事、才能成大业。忍让就是前进中的一次短暂的歇息,目的是蓄积更多的力量。人生之路遍布鲜花,但只有能做到忍让的人才有可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友 善
人之初,性本善。友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黏合剂,它是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关怀。我们国家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友爱与和善。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与人之间已经滋生了一层看不见的隔膜,弘扬这种传统美德非常必要。
社会生活是一张无形的网,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结。谁都希望生活在友好、友谊、友爱的氛围里,谁都希望身边充满善意、善良、善举。而这首先就需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来自别人的“对不起”,宽容、谅解、理解别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决不能针尖对麦芒,更不可冤冤相报。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人类失去了爱和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暗淡,生活会是怎样的凄凉。
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对别人友善就是对自己友善。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我们都能友善待人,献出自己纯洁无私的爱,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冷漠,用友善唤醒沉睡的良知,让温暖与微笑时刻充斥着我们共同建造的美丽家园。
放 弃
学会了放弃的人,绝对是智者。
放弃是什么?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不为之,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豪气。放弃是真正意义上的潇洒,实质是为了一次更好的选择,以更快地达到成功的彼岸。
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放弃的。放弃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胆略。人生在世,忙忙碌碌,疲于奔波,常常会被强烈的愿景所驱赶,不敢停下半步,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轻言放弃。然而人生的负担过于沉重,即使收获越来越多,但身心却是越来越累。对于智者而言,选择放弃,使人生不至过于负重,尽管暂时失去了些什么,但是获得了轻松和愉快,可以积蓄更多的力量,赢得更大的成功。
放弃,并不等于失去,它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去欣赏自己的东西;放弃,更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我们不必执着于过去,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不要为一个无知的诺言而浪费一生的时光。
人们不是常说: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举得起放得下的是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作负重。”这都是教导我们要学会放弃。
我赞赏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但是我更欣赏直面现实、勇于放弃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