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有句古训:人怕出名猪怕壮。道理显而易见。还有训云: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等。
可这传承了数千载的古训如今却都行不通了。
如今的社会崇尚自我推销,可不欣赏什么默默无闻,更不承认什么无名英雄,你要出人头地,就得想法子让别人认识你,人都不认识,不晓得你是张三还是李四,谁会记得你?
你要当官发财,首先要出名,要制造一些吸引别人眼球的东东来,比如你要做官,你就得放风出去,某某是你的三大姑八大姨的,某某又是你往上八辈子的转折亲的,某某又曾经和你一起共过餐甚至一起卡拉OK过的,某某你又曾经合个影握过手的,诸如此类,多搞点裙带关系,多在关系库里搜索些有头衔的出来,包准用得上。
你要发财,也需要这样运作。勤劳可以致富,但想大富,富得流油,仅有勤劳还不够。当官发财“工夫在诗外”。不过这“某某”,可不能是你我之类的凡人,应该是名人、大家、官人。这样的“某某”才有用。
当然,这些都比不过现在的明星聪明:制造绯闻,亦即是八卦。打开电视、报纸、网站,这样的“新闻”几乎是天天有。
绯闻的主角也是各色式样的DIAO都有:没有成星的想成星者、过气的星者、一段时间鲜有人关注的星者、出了新影片电视剧歌碟怕卖不出去想大捞一笔的星者,诸如此类,最喜欢弄点绯闻来。
绯闻的内容也千奇百怪:制造离婚、制造走光、制造偷腥、制造出家、制造脚踩几只船、制造……,多得你都无法想象。
据说每个所谓星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或几个绯闻制造的高手。而制造绯闻的高手美其名曰此为策划、包装。
为什么要用绯闻来包装自己,来推销自己呢?不怕丑吗?不怕损坏了自己的形象吗?星者是无所畏惧的。TAMEN太熟悉国人的口味了,绯闻是迎合了国人已经变化了的心理的最好利器:喜欢打听人的隐私,尤其是名人的隐私,喜欢偷窥名人的生活,这些实则无任何意义的“闻”,在不少人看来,味道真是好极了。
绯闻的市场是巨大的,因为需要者众。
不过,令我困惑的是,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在改革发展的今天,其包容性之大,心胸之宽,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美丑不辨、香臭不分。
我不晓得这是名人的悲哀,还是想做名人者的悲哀,还是那些看客们的悲哀。
呜呼唉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