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不一样的摄影展

(2012-10-08 16:57:53)
标签:

杂谈

 

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以“回顾与展望——从影像本体出发”为主题,一改以往的单一展示模式,将作品展示、学术交流与研究成果汇集成为彼此关联的“三位一体”,开创了一个影展模式的全新格局。

本届双年展从摄影史的发展与走向这一高度出发,会聚了众多国际知名摄影大师,成为了国际摄影领域的一次学术性高端峰会。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摄影已经走向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所以在回顾总结过去三届双年展的基础上,本届双年展做了整体性的调整和变革,特别强调了展示与学术研究及理论探索并置,形成展览、学术、成果“三位一体”。

 

 

 

2012'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

《当代中国新影像大展》[元像与非像]作品单元

 

 

 

元像与非像题记

 

 

 

 

 

    影像之所以成为影像,也就是影像的影像,乃元影像之本义。佛家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元影像的至高境界,自然在像与非像乃至非非像之间……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摄影家在光影中按了快门,便得到了像。得到像,即“有”;非像亦非“无”,而是“妙有”;非非像乃有无之间……现代的西方语言学已经可以证得东方的古老智慧了,非像乃影像之转义,非非像乃本义与转义之间的平衡……道家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八卦又衍生了世间的万象。摄影之妙谛,乃是于世间万象中去发现两仪……关于这一切的一切,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元影像。 

 

 

 

 

《当代中国新影像大展》[心像与镜像]作品单元

 

 

 

心像与镜像题记

 

 

 

 

 

 

一个真正的摄影家,在相机取景器里看到了什么?看到的往往是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是为心像与镜像之关系。

与摄影最为密切相关的,是现实,还是心灵?不谙此道者曰:现实。深谙此道者曰:心灵。盖因人之肉眼,无法感知心灵以外的现实,故世相即心像也。

看,抑或无视,皆缘乎心之选择;看,及如何看,亦缘乎心之选择也。心之所以选择者,盖因其与自我相关,心之如何选择者,亦因其与自我相关也。

大千世界,万象纷呈;文章之事,寸心千古……文事如此,影像亦然。

 

 

 

 

 《当代中国新影像大展》[世像与映像]作品单元

 

 

 

 

世相与映像题记

 

 

藏 策

 

 

    人间的世相百态,钻进镜头,跑到相机这个魔盒里,再神奇地平躺到照片上……我们看着这样的映像,就仿佛是在反观着世相中的自己……我们当然知道,摄影不是吸魂大法,照相机也不是能把万物尽收囊中的宝葫芦,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种再现性的幻觉,一切都只不过是视觉语言编码的结果。但我们还是情不自禁地为它所诱惑,甘心情愿地去当那个流着泪看戏的“傻子”……这就是纪实摄影的魅力。偏偏纪实摄影的这种逼真感,往往会把它的制造者——摄影家,也迷惑了,以为自己真的可以获得“真实”,以为自己真的只需要“记录”……只要把镜头对准世相,按下快门,现实就会自己钻到镜头里来……然而这只是一个“神话”。纪实的精神是永恒的,但纪实的语言也同样需要走出已有的俗套。

 

 

 

 

 

 

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cipb2012

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ipb2012?source=blog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275735460/profile?topnav=1&wvr=3.6

 

 

 

 

 

http://s11/middle/4c0a2da4hcb8b4373adda&690

                     詹姆斯•纳切威参展作品

 


     http://s12/middle/4c0a2da4hcb8b44c5ca4b&690
                                          黄京参展作品


        http://s4/middle/4c0a2da4hcb8b4820b893&690
                                        冯立参展作品

 

 

 

图片点评请点击:http://home.blshe.com/blog.php?uid=3343&id=537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