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坝”位于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境内,尹姓为当地大族。
在恩施市,流传一句“杉木坝的顶子”的话,上了年纪的人便知道是说:“杉木坝尹氏家族过去读书人多,当官的人多”。
顶子是做官的代名词,清代的官帽顶上,装有铜、珊瑚、宝石制成的顶饰,分别代表不同的官阶,民间俗称顶子,谁取得了功名,便说谁有了顶子。杉木坝历来文风发达,考中秀才、举人、进士者众,最有影响的要数尹氏家族。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尹克墨(尹衡寿)考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眉州知州、授中宪大夫、晋封咨政大夫,曾参于编修《施南府志》。其前,尹克墨的伯父考中武进士,伯娘授封诰命夫人。光绪三十年(公元
1904年)尹克墨次子尹嘉楣中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加二品、授荣禄大夫。尹嘉楣生子三:援一、扶一、拭一。援一、扶一皆中秀才,因清末废出科举不得进仕,留学日本。尹扶一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次长,在北京兴办中国首家证券交易所。尹扶一妹王莲(随夫姓)亦留学日本,入东京女子工艺学校学习绘画,为清末第一位湖北女子留日学生,曾参加辛亥革命军旗设计。
杉木坝因尹氏家族而发达,曾经街肆繁荣,庙宇巍峨,尹氏家族的宅院、墓葬古朴气派,为史学界留下建筑艺术、文化教育、科举制度等许多可供研究的资料。《恩施县志》成书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除对尹克墨中进士有简略记载外,对杉木坝与尹氏家族以后发生的事情无法选录。
|
1、尹克墨(1828—1915) 亦名寿衡,字梦伯,号翰楼,恩施龙凤人。16岁取秀才,34岁中举,37岁成进士。历任刑部代理提牢厅事、江西司主事、总办秋审处兼管司务厅浙江司主事。1884年春,因继母去世回恩施。受施南知府请,续编《施南府志》,自成编志体例。主张“方志不宜志天文,人物不唯重科名,艺文必确有可据,缺而不滥”。1887年,中选直隶州知州,分发四川,任职14年。1902年卸职回乡。晚年捐资修建由龙凤坝到杉木坝30余里的石板大道。1915年病逝。
2、尹家楣,字芷田,思施人。尹克墨之子,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时有“父子翰林”之称。曾任邮传部主事,直隶州知州、侯补道等。因非议慈禧太后移海军经费造颐和园之嫌,被处死。著有《庚子避乱记》一书。
3、尹扶一(1888—?)恩施人。字仲雅。早年考中秀才,1907年12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1908年11月毕业回国。1916年任北洋陆军大学教育长。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次长等职。1923年4月任北洋政府军政部参事。1929年11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参事,1936年8月26日授中将军衔。后调任青岛市港务局副局长。著有《西藏纪要》。尹扶一妹王莲(随夫姓)亦留学日本,入东京女子工艺学校学习绘画,为清末第一位湖北女子留日学生,曾参加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军旗设计。
(根据:1、湖北杉木坝尹氏家族
2、湖北恩施名人录)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