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既产“美女”,也出“文人”:“东阳”---全国“博士、教授之乡”!

(2007-05-26 21:16:46)
标签:

教育

文化

浙江东阳市

文化之乡

教育之乡

博士和教授之乡

“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
之“谜”!
 
开篇:东阳市概况http://www.raresd.com/img/ty.gif
 

  位于浙江省中部 1988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东阳县设东阳市,属地级市金华市。东阳阳历史悠久,公元195年(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建县制,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素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之美称,被誉为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和“工艺美术之乡”。

   东阳市在历史上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累计进士题名http://www.dongyang.gov.cn/dongyang/dygaikuang/images/daqi.gif共有305人,其中武状元6人,曾任正副宰相的5人。古代有名宦舒元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现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中国新闻先驱邵飘萍、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著名物理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严济慈、台湾新闻报业巨子王惕吾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群落。同时产生了严济慈、李正武、严陆光(严济慈之子)、徐更光、潘德炉、吕秉玲、马伯英、麻生明等国内外院士。

  据统计,目前在国内外工作的东阳籍博士和博士后有300多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4名,具有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2100余人,被《人民日报》(2006)称誉为“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至今博士有900余名,教授(含高级职称)达6000多人,是金华市博士、教授最多的县市,在浙江省也居第一名,在国内同样名列前茅。    

    目前,东阳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名闻浙江省内外,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近千名,教学质量一直名列浙江省前茅,是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博士、教授之乡”。

  为何浙江“东阳”能成为当今中国最多“博士,教授”之乡泥?

 一、历史原因: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宋时期,东阳遍建书院、学馆、私塾,其中石洞书院、八华书院列为中国名书院。朱熹、陆游、吕祖谦等名士都到过东阳讲学论道,从而影响了东阳学子。

东阳历史上产生了冯宿、舒元舆、葛洪、乔行简、马光祖、何梦然、张国维等杰出人物。
    自隋大业三年(607年)始设士科取士,隔20年,唐贞观元年(627年),厉文才中了进士,其时进士科名额甚少,浙江仅中4名。此后,东阳共有进士305名(含武进士74人,武状元6人),其中祖孙、父子、兄弟进士者31户78人。任县令(知县)以上官职者1086人(含正副宰相5人)。唐时人称“兄弟两尚书,祖孙九进士”,即冯宿、冯定之祖孙三代九进士。唐时舒元舆、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兄弟同为进士。俞葵与侄俞仲鳌二人分别在宋景定三年(1262年)、咸淳四年(1268年)武举第一人及第(武状元)。他们为今天“东阳”文化教育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成了千百年的“名人效应”。

 

二、“勤耕苦读”之风盛行

  东阳自古就有“勤耕苦读”之风,家长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无能如何要送孩子读书,要求孩子“好好读书”,“读好书”他们深知:“穷不读书穷根不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无能如何,他们要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将来社会的有用之材。

三、培养人才,发展经济

  浙江商人走遍全国,“敢为天下先”是出了名的了,象“小五金,补鞋”走遍全国都能见到浙江人,“温州的炒房团”更是使中国的房价一夜巨变,“东阳人”也未例外,一些商人富裕了大力投资兴办教育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政府也加大教育投入,“尊师重教”,改善教育环境,使得经济与教育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比翼双飞。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投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

  我们为何不借鉴一下泥?

(图:来自:浙江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

 部分资料来自(东阳政府网)
来源:《尹氏快乐英语文化交流中心》http://blog.sina.com.cn/ysklyyxxz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