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蒙自“尹壮图故居”和“腾冲和顺的“尹氏望族”
1、 云南尹氏先祖一支是尹华后裔,原籍河南怀庆,明代英宗时被充军到云南,落籍蒙自。清代乾隆朝的尹壮图在云南蒙自有“尹壮图故居"。
清代乾隆朝的尹壮图,生于1738年,卒于1808年。云南蒙自人。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少卿,三迁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其父尹均(字松林)与礼部尚书纪昀(字晓岚)为甲戌同年,同年进士,同入词馆,又同以补拙相得。纪昀曾为其母作《尹太夫人八十序》。以参奏天下仓库亏缺降补御史,放归,掌教五华书院。是参与监修《四库全书》的唯一滇籍官员。尹壮图晚年除讲学外,仍边读书边著述,书法醇厚有画沙印泥之妙,其著作有《楚珍自撰年谱》、《楚珍诗稿》、《楚珍文稿》等。其《年谱》已为后人续刊。在今蒙自县城阁学街的尹壮图故居,现存三院正房和书房等建筑40余间,为清代木结构民居建筑。在开远市小龙潭乡西狮子山的归圣寺内,有清嘉庆二年(1797年)所刻的“狮山游记诗”碑,碑上刻有尹壮图所作七言诗四首,诗句优美,格律工整,书法自如,描述了狮山胜景。尹壮图作品《行书》(七言联,129×29cm)和《行书》(对联,122×20cm/条),分别在云南仁恒与艺拍拍卖。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尹壮图的父亲尹均去世,他回蒙自丁忧。三年服满后返京候补,即向朝廷具文上奏罢黜“罚银”制度。其二弟尹英图得知此事后不安,劝兄不必去干冒险事。尹壮图笑答:“不必代兄忧虑,区区头颅早悬之都市矣!”并嘱托英图,万一他因此死去,要好好奉养母亲。乾隆帝看奏折不高兴,但知其正直忠耿,所奏或有所据,遂诏命户部侍郎与尹壮图到各省盘查“亏空”情况。户部侍郎是和珅死党,暗中密令当地官员借资抵账,如是“盘查”结果竟无亏空。后乾隆帝以“造作无稽,美言惑众”罪名,将其交刑部问罪。刑部重判“坐斩决”刑。判后,乾隆帝又“以谤为规”,下诏减刑,改以内阁侍读闲差留京,八年之内不许升迁他调。五十七年八月,尹壮图蒙圣恩谕回籍养母。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倒台,清廷为尹壮图平反。嘉庆帝要他“急行来京擢用”。后尹壮图以“念其老母”被恩准回籍养母。朝廷赏其母大缎二匹,赐尹壮图给事中官衔和“奏事折匣”一个,准以“在籍奏事”,其奏折可直达禁中。
2、云南省腾冲县是古今尹氏名流辈出的地方,尤其该县和顺乡(镇)旅缅尹姓华侨成为“尹氏望族”,人才辈出。
和顺在缅甸有年的尹氏之“尹氏望族”,如:和顺尹氏第十三代祖尹士楷,曾任缅王通事(1769年前后);尹士楷的族侄尹学才由尹士楷引荐充任缅王通事(1790年前后);清咸丰年间旅缅华侨首领、侨商尹蓉曾担任缅甸四朝国师,被缅王尊称为师;前清茂才尹黎洲,文学道德均优,在仰光办学多年,于教育界卓著声誉;尹兆国曾与他人共同倡议重建了瓦城云南会馆,重修了洞缪云南观音寺;缅甸一代富商尹其顺,富而仁厚,诚信待人,赈济贫苦群众,颇得缅人的信任,被海内外人士称之为割马草出身的仁义富商。有的华侨居缅日久,于是著书立说,为祖国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学术资源,如,尹梓鉴著《老困游记》、《缅甸史略——附中缅交涉》、《云南初勘缅界记释界考证》、《春草堂稿》、《族叔玉山先生志铭》;尹梓珍著《云南探矿记》、《缅甸志》;尹文琴著《建都百年话瓦城》等。尹梓鉴撰述的《蛮莫刘省吾威远营碑阴记》,华侨将之摄影永存,使碑文与像片传于海内外,同时还在其故址建汉寺,筑碑亭,起照壁,“保持汉物,以见汉家半军之勋名,永耀华侨之热力”。
和顺旅缅行医的尹大典在英国商人处见到了无线电收音机,由好奇而潜心研究,几经失败仍不悔心,终于组装成功并将其带回家乡,路上被英国海关人员发现没收。在乡友帮助下,他花钱贿赂,将其“赎”出。1934年回到腾冲将这件前所未有的“宝贝”捐赠给了和顺图书馆。图书馆将其收来的信息刻印成“和顺图书馆无线电三日刊”,后又适应民众需求改为日刊。对之后相继问世的《腾冲周报》、《腾越日报》起了推波助浪作用。还有和顺在海外的华侨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播祖国文化。如民国8年(1919年),尹瑞琳、尹瑞瑜等创办皎墨新民学校;民国16年(1927年),尹继周等创办密支那华侨新民学校。
新中国成立之初,尹文琴所作的《缅甸曼德里华侨中小学校校歌歌词》(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更充分地表达出华侨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新中国的向往。
尹真臣是清代和顺尹姓名士之一,嘉庆年间入进士。另外,在和顺的尹姓名士,还有道光至光绪年间的尹祖濂、尹祖澜、尹其懋等。尹祖澜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撰著《和顺两朝科甲题名录序》,该著序中列有自明以来科甲人名400余人,可谓盛矣;光绪年间知事尹其懋曾捐资督修腾冲、保山间潞江桥,对家乡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光绪初年至辛亥革命以至20世纪20年代约60年中,和顺尹氏见于记载的还有尹梓章、尹梓鉴等。
尹彦卿是腾冲和顺文化名流之一,既为儒商亦好菊,书屋名为“菊隐庐”,著述名为《菊隐庐诗文》。1910年,当地一位名士移栽清水忠孝寺一老桂花树片,第二年片桂竟发芽开花,便招来当时和顺的文化名流即兴赋诗,居然成诗百余首,后由儒商尹彦卿抄录成集,名《片桂集》。该《集》是一部保存完整的和顺名流的集体诗集。
腾冲政协副主席、腾越文化研究会会长的尹文和,专于侨史研究,成果累累。 云南省政府、省政协任职的腾冲人尹明德,上世纪50年代为中缅边界划分做出过重要贡献。他所写的《宣慰日记》,是尹明德当年作为中央宣慰使到滇西慰问抗战前线士兵的日记手稿。
3.一支是先祖尹政随沐英征云南、原籍南京应天府人,墓碑记载为武略将军。到丽江始祖尹之能,由鹤庆迁居石鼓。到今有十代二十户,后裔人才辈出。
(待续)
大部分摘自《尹氏研究通讯》第62期 2006年12月·尹氏族史研究所编,本人有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