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中也有糟粕

(2007-06-28 23:11:38)
标签:

感悟随笔

分类: 散文
 《论语》中也有糟粕
   看了《光明日报》上的一个专栏,叫做《国学访谈》。有一篇很长的文章:我教孩子学国学。四位嘉宾谈到如何让孩子从小全篇背诵《论语》《老子》、《易经》、《大学》、《弟子规》。其它不说,单就《论语》是二千四百多年前的东西,再怎么伟大,也不一定适应现在的孩子。我全文看过三次,一共一万三千字,发现涉及到教育的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再过两千年也绝对正确,但是,也有一些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比如:“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就劝人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多少年来,我就是看不上不如自己或者和自己观念不同的人,结果“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朋友少得可怜,所以说,这一条是糟粕。还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不改父亲所奉行的原则,可以说就履行孝道了。我想问,假如父亲一身毛病,或者说缺点不少,也该愚蠢地照父亲的原则去行事吗?这就是孝?!在当今“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年代,谈所谓的机械的“孝道”岂不可笑,这也是一条糟粕。
    另外还有如下的篇目我看着不满意,也不准备让儿子去背。所以选来选去只选了六十五篇。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
    “席不正,不坐。”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秤的秘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