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整体、五个细节”看、评体育模拟上课(已发表)

(2012-10-11 08:18:01)
标签:

模拟上课

体育教学

评价

体育

分类: 发表的

--------------------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10期 

     近年,一种新兴的体育教研活动模式“体育模拟上课”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2011年在浙江金华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就正式采取了体育模拟上课的形式。后来我省各地市积极开展了“体育模拟上课”的实践探索。20128月,浙江省教育厅体育教研室在余立峰教研员的主持下召开了“2012年浙江省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探讨,活动中不仅进行了“体育模拟上课”的专题实践,还邀请了中国教育科学院于素梅教授做了“对体育模拟上课及相关问题的思考”专题讲座,使大家对“体育模拟上课”有了更全面、客观的理解与认识。

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体育教研模式,如何科学全面“看、评”体育模拟课是目前实践探索者困惑的问题,也是现阶段阻碍体育模拟上课发展及普及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自身实践体会,从看评课参与者的角度谈几点看法以求与探索中的同仁分享。

一、体育模拟上课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体育模拟上课”是指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教师把某节完整的体育课或课堂教学的某一片断内容用语言、肢体动作展示出来的过程。

它是一种将教学研究、个人备课、与上课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了突出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矛盾和“教师能力素质”特征,使研究考察的对象(执教教师)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采取“无生参与”的形式,抛开了正常课堂中诸如场地、器材、天气、人数等对研究对象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影响,进行主要针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研究的目标性很强的教研活动。

从概念中不难发现,体育模拟上课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由于其不需要学生参与,省去了实际的学生练习、队伍调动等,其时间,过程简化,易于控制。所以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其次,由于该教研形式摒弃了正常课堂多重因素影响,在一种纯粹理想化的情景下进行,因此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体现更集中,具有“聚焦显细”的特点;再则,由于没有面对面学生的配合与体现,完全靠教师的自编自导自演,而且要在规定时间完成,要想全面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组织与调控甚至教学机智等各方面素质,需要一定的技巧与艺术,所以具有技巧性与艺术性的特点。

体育模拟课的类型以模拟的范围与内容分主要包含三种类型:单元模拟上课,即对某一教学内容先进行单元课时划分,再逐一对各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主体教学部分进行片段模拟;课时模拟上课,即对完整的一堂体育课进行模拟,包括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片段模拟上课,即对一堂体育课的主体教学部分进行模拟。我们常见的、更能集中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类型应该是“课时模拟上课”(以下主要以“课时模拟上课”类型进行探讨)

二、如何看、评体育模拟上课

作为模拟上课的看评参与者,首先要把握模拟上课的概念、特点、理解其价值;其次;要在提前熟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相对简化、虚拟的课堂情景中理解执教者的方法与意图;再则,要有良好的抽象与课堂感知能力。在看、评过程中应着重“两个整体,五个细节”。

1.看、评两个整体

1)看整个“教学设计”,评教师钻研教材及备课能力

由于模拟上课特殊的简化形式,作为模拟上课看评课的参与者,必须是从看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开始。虽然对正常上课的看评也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解,但由于正常上课时间相对的充裕性,模拟上课前对教学设计的研读应该更加重要。

 通过教学设计的研读,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重点环节、方法的了解,对一些新颖方法、组织策略等可能成为课堂亮点部分加以关注,对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留下初步思考,在有目的的期待中进入模拟上课之中。二是:看执教者教学设计中“单元课时计划的划分是否合理科学?教学重难点确定是否准确?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具体、可操作性强、有层次性?教学步骤是否层层深入?教学策略对解决重难点是否有针对性、有效性?课堂预设是否准确、全面性?文本稿格式及文字表达是否规范等?”来评价执教教师钻研教材及体育教学设计的备课能力。

2)看整个“教学过程”,评教师有关课堂教学的逻辑思维与模拟能力

看评教师在听完一节体育模拟课之后,可能有许多具体的点留下深刻印象,但首先着眼点应该看整个15分钟左右的教学过程“结构是否完整?整个流程是否流畅清晰?各环节过渡是否自然?重点环节是否突出?整个过程是否有亮点……?”。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感觉,通过执教者在“无生”的情景下对课堂的感知能力,重点评价执教者有关体育课堂教学的逻辑思维能与模拟能力,另一方面为细节评价提供思路。

2.看、评五个细节

1)看教学方法,评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是一堂课的核心部分尤其是针对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是最能体现教师创新能力与教学理念的标志。

看评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设计了解到的信息结合执教者模拟上课中的语言讲解、示范等手段,来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是否遵循了‘健康第一、学生主体’的指导思想?是否围绕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方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何?教学方法在有效的基础上是否新颖,富有创意等?”重点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

2)听语言讲解,评教师的课堂专业术语技能与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实现模拟上课、呈现模拟上课各要素的主要手段,看评教师也主要通过听执教者的语言讲解来了解模拟上课的各个环节。因此看评参与教师要带着一双灵敏的耳朵,尽可能集中注意力听清执教者的每一句话。

通过听执教者的语言讲解,主要看执教者“语言表达是否简练、有效、清晰?课堂专业术语(口令、技术要领讲解)应用是否准确?讲解时机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讲解是否准确到位?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生动性、艺术性、感染力?甚至还可能包括“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语速的快慢”等。

通过对执教者语言讲解的评判,主要评价执教者的体育课堂专业术语技能与语言表达能力。

3)看示范,评教师运动技能水平

示范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是体现体育教师基本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最能反应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看评课教师主要通过看执教者“示范动作是否正确、标准?示范时机把握是否合理,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虚拟学生位置的情景下,示范位置与示范面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与讲解有机结合?”,以及“示范的成功率、动作的优美程度、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是否设置了必要的场地和使用相应的器材,尽可能的展示了完整的动作示范”。通过“示范”环节的这些要素主要来评价执教者的专业运动技能水平。

4)看学练预设,评问题预见与处理能力

学练预设是指执教者在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充分研判学情的基础上,对练习可能会出现情况的预设及采取的对策,是课堂教学预设的最重要环节。

模拟上课中,看评课教师主要通过看执教者“是否预设了问题?问题的预设是否有效?预设的问题是否全面及切合学生实际?预设的问题是否针对教学重点?预设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否恰当?预设问题的解决策略是否有效、及时、有针对性?”。

通过对学练预设环节的考察重点评价教师在虚拟环境中基于教材理解、实际课堂对问题的预见与处理能力。

5)看教学组织,评教师组织调控能力

教学组织贯穿课堂始终,与动态课堂组织变化过程一目了然不同,模拟上课的教学组织主要以教师的语言表达、口令或图示实现。

看评课教师主要看执教者“是否应用正确的专业口令体现了组织形式变化的过程?如四列横队到圆形的组织变换过程;所采用组织方法是否合理、新颖?组织方法有效性如何?”等方面。通过对教学组织的“观察”评价执教教师的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在针对性的考察执教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方面,体育模拟上课结合了现场上课与说课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效果。由于模拟上课“无生参与”的虚拟性,看似降低了上课难度,其实是对上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看评参与者来说也增加了难度。要在相对静态的课堂过程全面客观评价执教者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隐形素质的评判,不仅需要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了解,也需要有良好的虚拟课堂感知能力。一节体育课包含很多要素,“看什么、评什么”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但只有把握了过程的核心要素,才可能做到不失偏颇,尽可能的客观、全面。以上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