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豁蒙楼联句及其他

(2011-06-14 23:46:05)
标签:

戊戌六君子

南京鸡鸣寺

豁蒙楼

诗歌联句

分类: 杂谈

                       豁蒙楼联句及其他

   

     6月11日将<<2011 古鸡鸣寺端午诗会>>一文发后,有朋友打电话来问豁蒙楼旧体诗联句情况,估计成绩斐然,因为端午诗会那天来了很多写旧体诗的大家。而且,民国七教授联句也是旧体诗,后人更当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不过写新诗的朋友在聚会的时候,以联句形式创作作品,也不失为一大乐事,意义不小。这里整理辑录相关诗文,与诸位同仁共赏之。

                                

                                   关于豁蒙楼 

    豁蒙楼是古鸡鸣寺最高处的名楼,登楼可遥望锺山,鸟瞰玄武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6人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刑场,史称“戊戌六君子”。这一事件的发生,也深深影响着南京,鸡鸣寺豁蒙楼就是两江总督张之洞为纪念他的学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于1902年提议、1904年建成的。“豁蒙”者,从蒙蔽状态中突然开启障碍使目光明亮也。豁蒙楼上之“豁蒙”,引来多少仁人志士彷徨豁蒙,使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民国七子”豁蒙楼联句

    1929年(己巳)年冬,中央大学教授、国学大师黄季刚(侃)邀陈伯弢(弢)、王伯沆(沆)、胡翔冬(翔)、胡小石(石)、汪辟疆(辟)、王晓湘(晓),集南京鸡鸣寺豁蒙楼联句。汪旭初当时因事未及与会,吴瞿安尚未至中央大学任教。七教授用鸡鸣寺和尚提供的毛笔,在两张长条毛边纸上,每人写上自作诗句,并署名其下。手稿原存季刚先生遗书中。1946年,其侄黄耀先(焯)赠与程千帆之妻沈祖棻。现存南京大学图书馆。

 

蒙蔽久难豁(弢),风日寒愈美(沆)。

隔年袖底湖(翔),近日城畔寺(侃)。

筛廊落山影(辟),压酒潋波理(石)。

霜林已齐缬(晓),冰花倏缬绮(弢)。

旁眺时开屏(沆),烂嚼一伸纸(翔)。

人间急换世(侃),高遁谢隐几(辟)。

履屯情则泰(石),风变乱方始(晓)。

南鸿飞鸣嗷(弢),汉腊岁月驶(沆)。

易暴吾安放(翔),乘流今欲止(侃)。

且尽尊前欢(辟),复探柱下旨(石)。

裙屐异少年(晓),楼堞空往纪(弢)。

浮眉挹晴翠(沆),接叶带霜紫(翔)。

钟山龙已堕(侃),埭口鸡仍起(辟)。

哀乐亦可齐(石),联吟动清泚(晓)。

 

 豁蒙楼联句(二)

     2007年端午节前,丁芒、俞律、常国武、钟陵、陈永昌、冯亦同、王步高七子会于古鸡鸣寺之豁蒙楼,次七十八年前陈伯弢、王伯沆、胡翔冬、黄季刚、汪辟疆、胡小石、王晓湘七名教授所作《豁蒙楼联句》韵。湖山依旧,人事代谢,吟成不禁感慨系之矣。常国武识。王凡书。

 

蒙蔽终云豁(钟),佳节正晴美(俞)。

薰风扇阳和(常),诗兴萦古寺(丁)。

湖山入吟眸(王),风物得妙理(冯)。

雨肥林树暗(陈),榴花灿若绮(钟)。

文章自千古(俞),传今仗一纸(常)。

继武慕前贤(丁),挥毫据旧几(王)。

胜会因时泰(冯),华夏中兴始(陈)。

推窗万里天(钟),望中千舟驶(俞)。

塔外耸高楼(常),年年叹观止(丁)。

人生贵适意(王),随缘味甘旨(冯)。

梵呗净尘寰(陈),焚香祝新纪(钟)。

发白心犹壮(俞),长啸蒋山紫(常)。

未敢忘忧国(丁),鸡鸣思奋起(王)。

新吟接远响(冯),沧波更清泚(陈)。

 

 豁蒙楼联句(三)

    2009年5月21日,丁芒、王宜早、李静凤、陈永昌、袁裕陵、程运生、舒贵生相约会于鸡鸣寺豁蒙楼,感怀八十年前黄侃、胡小石、汪辟疆、王伯沆、胡翔冬、陈伯弢、王晓湘七教授登楼联咏故事,因念斯人已远,斯文永健,爰次先贤雅韵,以望诗人佳节云尔。

 

雨后豁蒙楼(丁),风物益新美(王)。

相期联袂来(李),同上鸡鸣寺(陈)。

世态俯烟云(袁),阴阳合燮理(程)。

天地蕴文心(舒),华章蔚成绮(丁)。

西邸多俊彦(王),洋洋三千纸(李)。

翠羽和鸣琴(陈),韵满珊瑚几(袁)。

名刹矗南朝(程),同泰原为始(舒)。

梵唄袅馀音(丁),法轮破空驶(王)。

半壁竟何雄(李),十代干戈止(陈)。

博爱趋大同(袁),共践逸仙旨(程)。

雄师跋浪过(舒),华夏开新纪(丁)。

旗悬旭日红(王),光溢东方紫(李)。

和谐四海清(陈),喜看巨龙起(陈)。

慈航一叶舟(程),莲露沁甘泚(舒)。

 

  豁蒙楼联句(四)

     2009年端午鸡鸣盛世诗会上,有一批写新诗的诗人也登上了豁蒙楼,首开了在豁蒙楼上新诗联句的先河。这十二名诗人是:孙友田、刘大任、方政、冯亦同、叶庆瑞、陈咏华、王德安、徐明德、王家干、黄东成、苏南、兰兰。 

 

2009.端午意象 ——豁蒙楼新诗联句

 

端午  沿着鸡鸣古道

结伴来寻豁蒙的新意(田)

推开朱自清笔下

那恰到好处的窗扇(任)

五洲浓缩在一望之间(政)

锺山送来千秋景仰的黛色(同)

八十年前的联句

是方块字叠砌诗的城垣(瑞)

云帆拍醒长天

壮志逶迤在山水之怀(华)

纵使风雨横斜

钟罄里有一炷不乱的心香(安)

 

坐山揽湖  满眼缤纷

缤纷中难得一个空字(德)

屈子从汨罗发来短信

从豁蒙到清明  岂在咫尺(干)

鸡鸣声里  拂扫岁月尘埃(成)

和谐世相  摄入现代镜头(南)

时间  一张永不泛黄的宣纸

卷起的是历史

展开的是未来(兰)

 

豁蒙楼联句(五)

    2011年6月4日南京诗词学会在古鸡鸣寺召开端午诗会,15位新诗人仿照70多年前民国七教授在金陵名胜豁蒙楼联句,以新诗进行创作,联成这首“端午诗”。

 

2011端午意象·祈雨  豁蒙楼新诗联句

 

我的焦虑已化成一支火炬

并非为了点燃报晓的鸡鸣(冯亦同)

当端午与一滴久违的雨相遇

诗在你我的心中发芽了(叶庆瑞)

棂窗之间湖光点香

静听一声声浅吟低唱(胡剑明)

豁蒙楼外一只飞鸥

衔来了1929尘封的记忆(刘文惠)

 

一天诗情滋润着青山

满室画意溢出楼宇(张泰霖)

转身,回归自性本真

五蕴空呵万法道生(孙玉芬)

即使截断巫山云雨——

也难现豁蒙的清流(曾立平)

屈原来拾千年的钟磬

更听金陵雨湿的诗声(吴野)

 

为寻觅这浏亮的日子

属鸡的我岂能酣睡(王家干)

豁蒙原是一辈子的功课

休言看透了世间风景(方政)

一湖水映照一座楼

陪伴佛光万缕牵引龙舟(孙友田)

在流畅的雨线中

我们追逐幸福的影子(古筝)

 

知否,洇透六朝的烟水

皴染多少历史的留白(兰兰)

把所有的诗都裹进粽叶

从菖蒲艾草中读出忧国忧民(王德安)

我也想化作一羽五月信鸽

拍着古都肩膀,栖息在你窗前(陆新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