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中医认识骨癌

(2011-01-21 13:51:3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医癌症

 信息来源:www.khbct.com 

骨肿瘤的中医文献记载:  
   
    传统医学对骨肿瘤的认识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除药物疗法外,还有针灸、气功、药膳等疗法。骨肿瘤在传统医学中类属于称谓不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学称为“骨疽”“骨瘤”“石痈”“石疽”等。
 
 
骨肿瘤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骨肿瘤的认识自《黄帝内经》首次记载本病以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侧面对本病的认识和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补充,使得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综合诸医家的论述,认为本病的发生总由肾气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以致寒湿毒邪乘虚而入,气血瘀滞,蕴于骨骼而成。如外邪侵袭,由表及里,深达骨骼,久留积聚而成;跌扑损伤,血络受损,瘀血停聚,不散成瘤;禀赋不足,或劳力过度,房劳过度,耗伤肾气,肾主骨生髓,肾气亏耗则骨骼病变;多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生痰,积聚成瘤;精神刺激,情志不畅,五志过极,以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致成骨瘤。
诊断要点  
   
 骨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对骨肿瘤的治疗虽然已有较长的历史,历代医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其逐趋完善和丰富。中医一般将骨肿瘤分为:阴寒凝滞证、毒热蕴结证及肾虚火郁证。治疗原则是:
   1)阴寒凝滞证
    主证:骨瘤初起,酸楚轻痛,遇寒加重,局部肿块,皮色不变,压痛不著,甚至不痛,病程较长。舌淡、脉细沉迟。
    治法:温阳开凝、通络化滞。
    2)毒热蕴结证。
    主证:骨瘤迅速增大,疼痛加重,刺疼灼痛,皮色紫暗红瘀,肢体活动障碍,有时伴有发热,大便干秘。舌暗红有瘀点,脉细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3)肾虚火郁证。
    主证:局部肿块肿胀疼痛,皮色暗红,疼痛难忍,朝轻暮重,身热口干,咳嗽消瘦,面色不华,行走不便,精神萎靡。舌暗唇淡,苔少或干黑。
    治法:滋肾填髓,降火解毒。
 
现代医学对卵巢癌的概述: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系统肿瘤的统称,有良、恶性之分,骨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肿瘤的2%~3%。本文所述之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的恶性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原发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尤其是11~20岁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继发性骨肿瘤则多见于中、老年患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