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交易:上证指数的内在价值投资(2007-6-21 收盘)

(2007-06-21 17:35:33)
标签:

新浪财经

财经频道

博客排行

博客看市

财经博客

巴菲特

价值投资

投资博弈

分类: 股票市场-2007年每日交易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致使我终于累倒了,今天一直静卧在床上休息,也趁这个机会把以前缺席的功课再补补。翻阅着已经被我阅读过无数次的《巴菲特致股东年会的报告》,始终在想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内在价值投资。

【被歪曲的价值投资理念】

在与许多投资者交流中,投资者会拿出一长串能证明其价值投资的证据。投资者会指着某上市公司的年报告诉我,这个企业06年每股收益是多少,07年1季度的报表是多少,当前的市盈率是多少,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我在做价值投资,这个企业内在价值充分,值得投资。

【价值投资与市场波动性】

如果上述投资者依据他自己给出的定论进行投资,如果遇到像昨天这样的市场波动,投资者第一会想到的是:NND,价值投资不行吗,我都价值投资了怎么还经不住市场的波动阿。然后要么就开始怀疑价值投资,要么就回归到以前的技术图表中进行操作。

【投资者茫然症】

这些投资者把自己认为的价值投资其实等同了市场短线交易,因为他们追求的还是一个快字,只不过给自己的短线交易找到了一个替代名词。就在昨天上午大盘还是红盘时候,投资者买入了股票,也开始赚钱了,于是希望满世界的人都知道他是依靠价值投资赚钱的,价值投资威力大。而当昨天下午临近收盘出现下跌时候,投资者开始懊恼沮丧,开始发牢骚:什么价值投资,狗屁一个,还不是照样给套住了。投资者已经把不被套作为衡量价值投资的标准了。然而,今天的收盘却又出乎投资者的意外,还是一个红盘,于是投资者又见风使舵说,还是价值投资好,你看,我的股票还是红的,说明了企业价值存在的可爱之处。我真的不知道,当明后天大盘如果继续下跌,这些投资者该用什么措辞了。

【上证指数的内在价值投资】

现在大概100位投资者中有90位左右的人对未来上证指数继续创新高是不容置疑的。理由是:人口红利、产业升级、人民币持续升值等等。如果我们把上证指数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来分析的话,这些分析依据已经构成“上证指数公司”的内在价值的分析依据了,并且这些要素已经足够分析上证指数未来趋势了,可是投资者一定要精确到小数点,于是关于“上证指数公司”的估值应运而生了。

什么上证指数市盈率在50倍是被高估了,为什么呢,因为H股或国外成熟市场的市盈率在15、6倍左右。市盈率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数据,而且其相对心理作用更大。或许下面的解释能够帮助大家理解到底什么是市盈率。

同样是“上证指数公司”50倍的市盈率。在05年以前的50倍,我们认为它是被高估,这是大家都可以被理解;同样的50倍市盈率在06年以至今后的市场发展,这个50倍市盈率又被当成了高估的标准拿出来讨论。难道分析问题的方法都是这样静态的,僵化的吗?难道没有看到市场环境和事物本身发展的变动吗?如果看不到未来的成长性,哪又如何取得未来投资收益呢,这跟一些投资者拿着06年的年报、每股收益,静态、僵化地来做07年的行情又什么分别阿。殊不知,美国的微软、IBM的市盈率更是高的出奇,而市场人士给与的评价不是被高估,而是指出了其成长性。

另外一个例子,同样是“上证指数公司”15倍的市盈率。在05年以前,大家可以认为被低估了,所以才会爆发06年火爆行情;同样的15倍市盈率,如果07、08年的市场定位果真是这样的市盈率定位的话,则说明了市场价格已经早早透支了价值,市场价格正在回归价值,而在行情的反应上则是把市场价格跌的面目全非,行情将是死水一潭。

这就是关于市盈率在不同的时间上对市场的不同心理作用。而更有趣的是,诸如,财务杠杆、咧怠⒂行谐〉人剖嵌堑墓ぞ呋蛘呃砺鄱急话头铺仄妹磐猓蔷推湮按蟮耐蹲室导ǎ沟谜庑├砺鄣暮次勒哂植坏貌凰崃锪锏厮担核翘觳牛比痪兔挥屑记啥粤恕6廉夏普更是把巴菲特的成功归入了“3∑事件(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概率事件)。

那么作为普通股民的投资者,是否也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愿意充当这些似是而非工具或理论的大概率事件者还是安心地扮演类似巴菲特这样近似“懒惰的嗜睡症”般长期投资小概率事件者呢。

价值投资到底是投资上市公司企业呢?还是投资上市公司企业集散地的股票市场波动呢?

下一期报告将为投资者准备一个符合巴菲特价值投资标准的国内上市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