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博弈、财经、博客、谈古论金、成交量、价值投资、上证指数、蓝筹股 |
分类: 股票市场-2007年每日交易 |
周末的最后一天,也是五一节前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该如何操作呢?许多投资者来电来信询问到底是持币还是持筹?对于这个问题的对答,我只能这么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斟酌;如果是持筹的话,那还需要看持有的是什么筹码;最后,为什么大家对每年的过节是否持币还是持筹这么在意呢,难道过完节,你手中筹码的价格能从头再来吗?
【挥杆之间,快意人生】
记得那是在93年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去打高尔夫,虽然那时我才刚刚学会打球,而我的朋友却是这方面的好手。正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打高尔夫球的环境通常像田园诗般的优美宜人——或是起伏的山峦和高大的树丛,或是翠绿茂盛的草地,周围环绕着珠贝般闪闪发光的沙地,甚至,与碧海金沙为邻。
“闻闻花香,看看周围的美景,是打高尔夫的必要享受,”朋友告诫我,“眼睛不要光盯着自己的球,别忘了欣赏一下旁边的鲜花绿水,逸蝶游鱼。看一朵春花绽放,听一片秋叶飘零,也是高尔夫球能够带给你的一部分。”
我记着朋友的告诫,轻松自如地,把平时学到的技巧和要领正常地发挥着;反观我的朋友,虽然是高球好手,但是那天真的很失水准?虽然朋友连续扳平比分,但是最后还是落后我几杆。问题在哪里呢?
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手来说,那天的确是存在运气,但是这种运气是由何而来呢?
放松心情,不要在意比赛的输赢,这是关键。
而我朋友落后的原因就是不服气和太执著。不服气因为我是新手,输给我,朋友觉得没有面子,毕竟他是这方面的好手;太执著,因为他太想赢;结果就是这样的结局了。
其实,股票投资和挥杆高球是一个道理;你越是在意一场比赛的输赢,你越是注定成为输家;放松自己,享受五一节长假的快乐,带着家人朋友,好好去享受大自然所给与你的一切。
【寻找价值投资之路】
关于年复合收益率。
根据数据统计,国际投资基金存在10年以上的投资收益都较为稳定,一般维持在15-20%之间,收益超过20%的有5家,占总基金的12%,但没有一家基金收益超过30%,
从统计数据看,年复利收益在20%以上的就算是非常优秀的基金了。由此看来,我们对收益不能期望太高。
关于复制成功。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方式和原则代表了一条通向成功的投资途径,尤其值得我们广大投资者借鉴。
巴菲特选股和投资的诀窍在于以低廉的价格买进并耐心地持有。他在给合伙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投资哲学的基石是--永不寄希望于卖个好价。只要买进的价格有吸引力,以平平的价格卖出也能有好收益。”
另一句名言可以说明巴菲特的投资偏好:“你应该去投资傻瓜也能经营得出色的公司,因为总有一天会有傻瓜升到经营公司的位置。”他不认为一家基本情况糟透了的企业,仅仅依靠每个人兢兢业业就能活泛的成功,或者可以依靠经营好手就可改观,因为行业本身的名声无法改变。
巴菲特奉行少而精的投资原则。他主张只投资自己熟悉的十几家公司,不主张投资组合的投资过于分散,因为人的一生能真正熟悉的东西毕竟有限。他对投资多元化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分散投资只是投资者因对所投对象了解不足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如果他们真的了解投资对象是优秀的企业的话,就没有必要过于分散投资了。如果能做到真正熟悉几个行业后作大量投资,是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
在具体操作上,巴菲特以打棒球为例说明他的见解。当你手握棒球时,你不必考虑你对每一掷球的反应,也不该后悔那些没有击到的好球。换言之,你根本无须对每次股票或其他投资机会形成评价,也不必因某一只股票剧烈上涨而你事先没有买进就感觉遭受了挫折。他说,在你一生当中,你只有几十次机会可以在市场上击到好球,所以应当认真准备功课,这样才能保证你能确实地抓住机会,击球得分。
世界股神巴菲特从事投资工作从1965年-2002年统计,继续经营38年,年复合收益22.37%,累计报酬率达到214433%;巴菲特都尚且如此,你,难道比他还厉害吗?
人生苦短,打好每一次击球就可以了,又何必这样执著呢!
【今日操作计划】
继续我昨天的新品种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