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财经要闻 |
面临国内产量料将下降的压力,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 简称:中海石油)可能会动用其多达数十亿美元的现金来进行收购。然而,虽然近期油价有所回落,但任何潜在收购目标都可能要价不菲。
继去年在全球进行的一系列扩张活动之后,中海石油这一中国产量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可选择收购的中型企业已所剩不多,该公司或许只能收购一些知名度不高且规模不大的油田。
中海石油董事长傅成玉面临的两难境地是,收购目标既要获得最大股东-中国政府的首肯,同时还要让机构投资者满意。
中国政府希望国内企业的佼佼者走向全球,因此会支持以较高溢价达成的收购交易,但其他投资者则只会中意于能够增加股东价值的交易。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驻北京分析师Bradley Way表示,中海石油似乎正在承受压力,这是因为该公司的收购步伐慢于国内同行,而且已收购的资产大多具有较长的开发期,即这些资产短期内不会对公司产量或业绩作出贡献。
到目前为止,中海石油董事会在收购问题上显示出了良好的财务纪律,如果对方要价过高,他们便一走了之。
但在中海石油预期今年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将出现下降的情况下,这种财务自律可能会被置于脑后。
该公司预计,今年在中国海域的产量料将达到1.4亿-1.44亿桶油当量,低于2006年1.48亿-1.49亿桶的预期产量。
该公司还预计,今年中国海域仅有5个小型油气项目投入生产;此外,在中国南海的流花油田关闭也对该公司造成不小影响。流花油田关闭之前的日产油量约为21,000桶,约占中海石油日总产量的5.8%。
流花油田自去年5月遭受台风袭击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中海石油预计,该油田恢复生产的时间最早是在今年6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