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说(7)——关于高中分科

2023-01-18 10:05:06
标签: 那些来不及说的在这

CH你好:

            见字如面!

高一上半学期结束了,首先要祝贺你很好地适应了高中的住宿生活和学习节奏,无论摸底考、期中还是期末考试,都在一直进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七宝中学这样强手如林的环境下,难能可贵,也很出乎我的意料。或许这一切,也是你自觉自律的必然结果。你用自己满意的成绩,奖励了你这一个学期以来的付出和努力,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昨天我们谈到高中分科问题,我们依然分歧巨大,而且基本无法调和。高中分科,指向的就是大学专业的选择,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我承认我当年在高中进行分科时,是完全盲从的。就因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且自己相对擅长于理科就选了理工科。现在回看,高中分科我的选择没错,只是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完全是跟风没有清醒的自我评判。

但当你决定选择文科,而且告诉我这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时,我还是非常震惊和遗憾的。尤其你说出你最喜欢的专业排序是历史、语言学、地理、考古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四大皆空”。

没有否认这些专业的意义所在,而是觉得你恰好放弃了自己擅长逻辑思维而去尝试自身不擅长的发散思维。尤其在你数理化成绩相当不错的情况下去选择“窄门”,更是每每让我想起都会一阵心痛的感觉。

你当然可以否定我说,我对历史、语言学等领域又不熟悉,根本不了解那个领域的前景所在。这个没有错,我只是基于二十几年来的社会经验,觉得那些专业“没用”。可能观点俗不可耐,但我也不想修改了。

可能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所致,我很认同“家国情怀”的人。那些有意愿而且有能力助力这个国家发展的人,都是我万分钦佩的人。我只是没有那个高度,否则我是十分愿意投身于报国的行列中去。

这个国家亟需的人才,仍然是可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的科技人才。不是要你成为那个“突破点”,那实在是太凤毛麟角了。但更多的人成为“分母”,才会有杰出的“分子”出现。你就勇敢地去做“分母”,争取成为“分子”将是我十分钦佩的。

相反,文史类的人才,更多的是满足个人小情绪、小情调,我会尊重这些人的活法儿,但也会觉得不屑。耗尽毕生精力,皓首穷经白发苍苍,研究出一个遥远年代日常可知的常识,我会认为很不值。人生太短了,耗在开创未来比耽沉于过往有意义。 

至于你说你在初中就已经选择将历史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否则其他专业没有动力持续地学下去。说实话,我在这其中没有看到多少“坚持做自己喜爱的事”的可贵,都是少不更事的执拗与狭隘。

至于在这个时候打算放弃你成绩很好的理化,我只能理解为是在逃避这两个学科日益加大的难度吧,让自己现在“舒服”一些。   

可能,我的这些想法只是理科生对于文科生固有的偏见。所以不想写下去了,或许社会才是给予一个人道理的最好场所,希望到时为时未晚。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