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绍兴出土过许多青瓷堆塑罐,这类器物定名、文化内涵、宗教属性等问题历来都有争议,绍兴博物馆“沈一萍”支持佛教属性的观点。
[关键词]青瓷 堆塑罐 佛教
(图一):三国青瓷堆塑罐。1975年出土于绍兴市稽山街道涂山村,现藏于绍兴市文物管理局。
http://s1/middle/4c089133ga61c32fb3430&690
(图二):西晋青瓷堆塑罐。出土于绍兴平水镇上灶村,现藏于绍兴博物馆。
http://s9/middle/4c089133ga61c3906cb48&690
(图三)西晋青瓷堆塑罐。1987年7月出土于绍兴县鉴湖镇。
http://s4/middle/4c089133ga61c4ad192f3&690
http://s16/middle/4c089133ga61c4cdfd37f&690
http://s7/middle/4c089133ga61c4ea30756&690
(节录):早期越窑窑址集中在浙江上虞的曹娥江地区,唐代以后其主要产地移至今慈溪上林湖一带。东汉越窑创烧出成熟瓷器后,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三国两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明器非常丰富,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人物和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此类明器构造复杂、姿态万千。堆塑罐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在浙江绍兴地区和江苏南京一带的三国西晋墓中出土数量较多。因为这类器物的名称、性质众说纷纭,所以有必要再作一点观察。历年来,绍兴地区出土了较多的三国两晋青瓷堆塑罐......
从考古资料看,堆塑罐不仅大量随葬在三国西晋时期的较大墓葬中,而且也见于一般墓葬中。因此对它的文化内涵及其属性进行探讨也是很有必要的......
20世纪50年代,堆塑罐通常被称为“谷仓”,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到现在,而且是被使用最为普遍的。随着浙江(尤其是宁绍一带)、江苏(尤其是南京一带)等地三国西晋青瓷“谷仓”越来越多地出土,使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于是,从器物类型和民俗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观察,人们发现“古仓”是从东汉时期的五管瓶(又称“五联罐”)演变而来。到东汉晚期,器身出现了人物、动物堆塑。三国时堆塑大量增加......人们认为五管瓶的五管寓意“五谷丰登”,所以由它演变而成的堆塑罐自然就属于“谷仓”了。如此,起初并未进行深入考证而起的“谷仓”之名被进一步确定了。但随着同类器物出土数量的不断增多,“谷仓”之名也越来越显得难以自圆其说。如在上虞出土了东汉时期的三管瓶,近年来浙江省博物馆曾征集了一件东汉时期的九管瓶,从这些少于和多于五个管的同类器物看,五管瓶的所谓“五谷丰登”寓意显然是有些勉强了。由此可知,根据这种推测把五管瓶演变而成的堆塑罐确定为“谷仓”,也就不成立了。......
堆塑罐上深目高鼻或大眼大鼻、多须的人像都为西域滨海地区的胡人,是毫无疑问的。近年各地出土了更多的三国西晋时期越窑青瓷汉人形象的俑,均于堆塑罐上的胡人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堆塑罐上出现的大量的胡人究竟代表着什么呢?......飘扬过海来到中国东南沿海等地的西域滨海地区的胡人,来自或途径佛教起源地,有意、无意间成为了佛教的传播者,堆塑罐上出现的胡人形象正是这一历史的反映。......堆塑罐上的建筑群象征的是佛教寺院。......“佛寺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