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幽访古 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2007-01-28 16:27:04)
http://sznews.zjol.com.cn/gb/node2/node5/node85/images/8108.jpg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TITLE="寻幽访古 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
感受千年剡溪系列报道⑧
寻幽访古 风光无限
—— 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作者:撰文/摄影 朱刚 2006-10-13 9:6
 
“蒋岸桥”,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
然而,当要探寻你的本源时,
你却显得如此的陌生。
怀着探求的心愿游历,
想了解你前世与今生的故事,
寻访那一段尘封已久的过往……
蒋镇公观路五号
       ——见证一段宗教传播的历史
    元至元十二年(1275),意大利传教士马可·波罗至浙江,基督教随之传入。清至民国时,绍兴已形成多种基督教派系,有内地会、圣公会、长老会、浸礼会、安息日会、自立会、聚会处、五旬节圣洁会等。各教派为扩大影响,发展势力,多举办教会学堂、教会医院及其他慈善事业。
      清光绪二十九年,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在嵊县蒋镇设耶稣分堂。过“蒋岸桥”不远存有三间旧屋,仍保留着以前“嵊县第五区蒋镇公观路5号”的门牌,当地上了年纪的大都知道这个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教会分堂旧址,现在成为了落家居住屋舍。虽然镇上崭新的教堂已经竖立起来,但是这几间曾经作为耶稣分堂的旧屋却见证着基督教会在嵊州生根传播的那一段旧史。
    江山代代换新人,如今蒋镇的富裕生活,靠的还是劳苦大众奋斗不息的努力。
“蒋岸桥”
        ——关乎蒋镇历史的三折老桥
     蒋镇,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多少次行车路过,却从未细细探寻过其人文与风物,今应好友之邀,结伴蒋镇之行,以了心愿。
      蒋镇,现隶属三界,明清时称蒋岸桥市,民国末年改称蒋镇,原名“蒋岸桥”。乡人传说,许久以前有蒋氏先人遭遇洪水侵袭,一路漂流至此,遇桥阻挡在此上岸获救,故名蒋岸桥。查中国桥梁史,发现此桥不同寻常,为少见的三折边式拱桥,是梁桥与拱桥之间的过渡类桥梁。
http://sznews.zjol.com.cn/gb/node2/node5/node85/images/8107.jpg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TITLE="寻幽访古 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
 
 我们走在古旧的蒋镇老街探寻此桥,在年老村民的指点下,发现它位于现在的蒋镇老街中部,跨河而越,三块石板成为了它的架构,式样简洁古朴,只是岁月磨蚀着它的躯体,显得那么的不起眼。桥一侧的石刻“蒋岸桥”三字依旧清晰可辨,仍淡淡散发出它当年的风韵。
      蒋镇老街一如其他的古老街巷,两旁古旧的屋舍、斑驳的老墙和窄窄的小道似乎在静静诉说它的过往,蒋姓的村民早已不多见,老街的乡人三五结伴在巷内闲聊,景象是那样的淳朴恬淡。蒋镇的青壮年人大多奔波在外或移居城关,只有老人们守护着祖辈的基业,朝朝暮暮,叶落归根。
“张永和”药材铺
 ——“神农遗术”今重现
 嵊州多野生药材,采卖草药历史久远,也曾涌现出众多中药店铺。其中较为知名的有清乾隆廿三年在县城开设的鹤年堂药店,至1940年全县中药铺多达77家。来蒋镇时,打听到在一户龚姓农家保存有当地药材铺招牌等实物资料,决定上门拜访考究其历史。
http://sznews.zjol.com.cn/gb/node2/node5/node85/images/8110.jpg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TITLE="寻幽访古 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
主人热情接待了我们,在他家院落内发现的药铺木制牌匾有三块,分别刻书有“药材”、“神农遗术”和“张永和”,主人大致介绍了牌匾的来历和蒋镇老街曾经开设药铺的简况,由于时间久远,加之牌匾是拣拾旧木料时偶然获得,主人知晓此匾的情况不是太详尽,现已将牌匾用做木门使用,有些开裂残破,令人觉得可惜,着实委屈了它当年的风光身份,虽如此,这些牌匾在文革等岁月长河磨砺中得以留存,已实属不易了。
      看着这做工考究的木制药铺匾额和金字招牌,想必当年张氏先祖开设在蒋镇老街的“张永和”药材铺是多么的富有盛名,“神农遗术,济世救民”应是每一个药材店主立店的操守素养。查阅绍属各县药铺资料,虽未曾得见关于“张永和”的只言片语,但它的存在和牌匾的现身,毕竟见证了绍兴地属县市医药购销活动曾经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医界实物资料。
回向庙 ——祈盼盛世永安宁
     在现蒋镇学校附近有一处古庙,名“回向庙”。庙内有碑记曰:回向庙始建于东汉,传有祀神陈姓,封号保安。……殿宇扩建,香火鼎盛,后在日寇流窜及四人帮肆虐时期,神像被毁,庙宇破坏,兹经募资重修,再塑金身,功德无量……
      回向庙古色古香,门神守护在四扇庙门之上煞是威武肃穆,进入庙内,庙堂宽大有十数丈,阁楼神龛排列整齐,传说中的回向大神驱邪镇恶,护佑乡民,在殿内几根粗大的古廊柱上提写有歌颂公德的楹联,其中两联曰:“雪趁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乘雨势黑满天地不多时”;“甘霖洁雨润泽寥寥众生,苦心孤诣彪炳日月千秋。”
http://sznews.zjol.com.cn/gb/node2/node5/node85/images/8111.jpg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TITLE="寻幽访古 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
据说现乡民仍在张榜寻查回向庙神汉“陈德道”之根究典故,乡民的感恩和祈愿值得尊重,但传说终究是传说,生活真正好起来,却是蒋镇百姓智慧和勤劳的结果。
王筵岭 ——无限风光在此间
    在蒋镇与绍兴王化交界之地,有岭曰驻跸,此与小康王赵构逃难有关现已大多知晓;而蒋镇与绍兴王坛镇上王村交接处还有一座叫“王筵岭”的山岭,却鲜有人知。这次到蒋镇寻访无意间搜寻到此岭,发现别有一番天地:山间小阶蜿蜒向上,两旁草木葱茏,四围山岭上松涛阵阵,清风送爽。在通往“王筵岭”的路头有一间修缮后的“古路廊”,穿过路廊有一棵树龄达数百年的高大松树挺立在山路一侧,甚为少见。
http://sznews.zjol.com.cn/gb/node2/node5/node85/images/8112.jpg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TITLE="寻幽访古 风光无限--蒋镇人文风物寻访记" />
与众好友行走在山间青石铺就的道上,似乎有“官道”之遗风,沿途古木参天,竹林蔽日,人迹罕至,恍如隔世,偶有山人砍竹背下来,那足迹踩在路上的回音沙沙作响,疑是仙人下界。在山道清凉处驻足,让人久留不愿离去,生怕漏享这绝美的佳景。行至山顶,无意间在一砖瓦草舍之内,众人发现一块重达几百斤的古石碑,上面刻写有“王筵岭”三个大字,当我们擦去石碑上的泥土时,似乎正在揭开尘封的历史。在石碑下部发现有小字数行,曰:“宋先曾由平岭出入,公独开岭东山人皆以为便,因名之。天廿四祖祭会。”想必这才是王筵岭真正的出典,寥寥数字却言简意赅。
      别了,“王筵岭”,这一隅苍翠幽静的世外桃源,正敞开臂弯迎接各方有识之士前往游猎与探求。
来源:今日嵊州
http://sznews.zjol.com.cn/gb/node2/node5/node85/userobject1ai1741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