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家电召回制度难产,洋品牌召回才绕道

(2014-06-09 08:43:12)
标签:

杂谈

 

【导读】为什么日韩欧美等洋家电品牌,在涉及到“缺陷产品”召回时,屡屡避开中国市场?这到底是洋品牌对于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歧视?还是因为中家电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缺位,才让众多洋品牌敢于忽视中国市场?答案并不复杂

琨鹏 撰文

日前,松下电器的子公司三洋电机宣布,在全球召回48万台电动干衣机,但此次召回并不涉及中国市场。不过,上述问题的三洋干衣机却在中国拥有不少用户。

这一事件,再度将搁置近三年时间的“家电召回”制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洋品牌召回忽视中国

其实,不只是松下电器,其他外资家电品牌,在进行缺陷产品召回时,就屡屡遗忘中国市场。有媒体初略统计,仅2010-2013年间,不涉及中国市场的家电召回事件就多达十几起。

这一事件,甚至让不少洋家电品牌对于“问题产品”还采取了主观隐瞒甚至“避重就轻”。今年以来,就有西门子员工持续上百天举报西门子家电,对于一款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电热水器问题信息“主动隐瞒”,甚至还将问题电热水器进行“返修”后继续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置消费者的知情权于无物。

最后,西门子家电被迫承认“这一问题电热水器”确实存在,并坦言返修后的电热水器不影响使用。

此前,包括三星、LG、松下、东芝、NEC等不少洋家电品牌,在涉及到“问题家电”产品时,都出现“忽视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

家电召回制度缺位

上述一系列现象的背后,就在于,中国一直没有出台针对“缺陷家电产品”的强制召回制度和条例。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外资企业在没有法律的强制要求下,自然就采取了“选择性遗忘”。

目前来看,外资洋家电品牌的上述做法无违反法律和法规的地方,商业利益没有受到影响。至多就是在商业道德层面受到一些媒体和舆论的声讨。加上中国消费者的一再“宽宏大量“,这些企业自然而然养成了”陋习“。

其实,我国早在2012年就已经推出了“家电召回条例”草案,但已经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一草案却“难产”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中国消费者感到可悲的事情啊。一个小小的“缺陷家电召回条例”竟然耽误了两年多时间。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家不得而知。

忽略中国的后果很难堪

不过,家电产业的竞争格局已发生变化。我国消费者消费理念日益成熟,本土品牌积极自主实施产品召回的环境下,松下电器们的做法,凸显了其对中国市场欲食无力、欲退心不甘的复杂心态。

近年来,松下、索尼等日企深陷亏损泥潭,而在中国市场,由于国产品牌在技术、创新、价格、转型等方面加大力度,曾经高高在上的日企早已在中国市场饱受利润下滑、市场份额快速萎缩之苦。“关、停、减”事件也屡次上演。

日企近年来出现的质量门事件也让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信任度大幅下降,日资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早已从最初的崇拜而至渐渐淡忘。

接连不断的召回事件再度暴露了日企产品质量下滑的事实。而避开中国市场,不仅可以为深陷经营困境,逐渐退出家电业务的日企减少支出,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在中国市场再度揭开曾经的质量门伤疤,从而不让其仅存的品牌信任度再度下滑。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逃避一时,未必能逃避一世。这类事件受到伤害的不仅是中国消费者的感情,更多的是这些品牌的商业信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