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当前,在中国家电市场热闹的智能化战略发布、智能化产品推出、智能化运营模式变革背后,却鲜见外资企业的身影。无论是韩国的家电双雄三星、LG,还是欧洲企业西门子、惠而浦、飞利浦等,或者是日本的松下、索尼等,均没有大力度在中国市场推动智能化战略的落地和市场推广,还在推动功能家电产品的销售。
不过,有专业人士却向家电圈表示,“当前,不少中国家电企业发布的所谓智能化战略、智能化家电产品,与外资洋品牌相比,都是小学生级别的产品和方案,跟洋品牌的差距不是一年,至少在五年以上。”
上述知情人士指出,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的是,在智能家居战略、系统解决方案和落地产品的成熟性、稳定性、系统等方面,来自德国的博世西门子家电集团整体实力在全球最为强大。
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家电圈不作评价,欢迎专业人士吐槽。
不过,我们可以先看看博世西门子的智能家居系统。
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可以借助局域网、因特网、电话网,通过家居智能网关这一桥梁后,实现对家庭内部的灯光、窗帘、家电,与家庭外部的可视对讲系统,安防系统,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媒体娱乐系统等,形成一体化协同,最终形成与小区的管理系统联接。
而在西门子集团,智能家居系统被提升至为智能楼宇系统,并跳出了人、家庭等因素,而是直接以能源为坐标,通过再生能源的利用,智能楼宇的管理、能量存储、智能电网、暖通空调、物联网、电动车等全部打通。
再来看看三星电子的Smart Home智能家居系统
消费者在家中可以将各种设备通过网络相连接,并容易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甚至是智能电视来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系统。初期,三星的智能家居将包含三个主要特点:设备控制、家庭视窗及智能售后客服。
简单来看,三星这一操作系统,可以将家中所有带电终端均可以实现智能化连接。同时,三星特有的家庭视窗,用户可以在外出时通过它开启家中所有的摄像头功能,并且把一些不属于“私密”内容的场景通过网络同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上,可以随时对家中的状况进行掌控。
同样,智能客服功能可以随时为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折后援助,告诉用户整个智能生态系统中那些设备需要维修或更换耗材。而这对于诸如空调、吸尘器、净水机等家电来说非常实用。
最后,在再来看看中国家电业智能化走的最早企业海尔,以及当前最激进的长虹。
今年,海尔基于U-HOME推出一个超级的智慧家居操作系统,并以这个系统为依托推出一个SMART CENTER终端产品,可以对家里所有带电终端进行智能化控制。此外,基于这一操作系统和云平台,海尔还建立以人和家电为核心,跨界整合与生活相关的各类社会性资源,从而完成从家电、家庭到生活的覆盖。
同样,在去年长虹发布的家庭互联网战略,其落脚点也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今年以来,长虹发布了一系列基于人和家庭的智能家电终端。
最后,我们看看,中外企业在智能家居上的竞争差距在哪里?
从时间上看,外资企业的智能化战略起步时间普遍在10年甚至15年以前,拥有很长时间的探索和布局。而中国本土家电企业的智能化,除了海尔之外,其它企业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投入智能化的系统性布局和研发性工作之中。
从落脚点看,外资企业的智能化普遍跳出了人和家庭,而是以环境、能源为大的背景。当然,可能一些中国企业会说,外资企业的智能化战略很空、很虚。不过,就智能化未来的发展来看,绝不是简单地解决人与家庭的小问题,而是要解决环境与能源的大问题。
从突破口看,外资企业当前的竞争重心不是以一个智能终端或者一款产品为突破口,而是以整体化、系统化的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的一揽子方案,目前的重点市场是商业化工程市场。受制于产品、技术和消费环境等影响的限制,中国企业当前的智能化突破口还是在单一产品,或者是集成化的产品上,重点市场还是零售消费性市场。
当然,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是中国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的家电智能化战略、落地和布局更完善、更成功。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抛出这一话题,特别是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同台竞赛,获得更多的创造升级空间,获得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讨论,共同探索最适合中国家庭和中国消费需求的智慧家居解决方案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