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客气地说,当前对于中国家电产业来说,不缺少“家电智能化”战略,缺的正是“智能化的家电产品”。
一方面,家电产业的智能同质化局面,已经出现。
原因并不是复杂。
所有家电企业都要在当前,表达和释放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但是受到家电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限制,当前大家对于家电智能化的方向和路径也没有形成完全个性化、差异化的路径和方向。
大同小异,应该算是对当前家电智能化比较客观地描述了。要么,以我为自,打造自己的家庭互联网、智慧家居或者是智能战略,同时在部分环节整合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思维和平台;要么,是跨界合作,通过与互联网的牵手合作打造智能化的发展战略。
但这些内容,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所以,当前家电产业缺的不是家电智能化的战略和策略,恰恰是智能化的家电产品。
何出此言?
家电智能化战略要实现落地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推出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智能化产品。按照互联网企业的说法,那就是“让消费者尖叫”的好产品。
当前恰恰正是,市场上可以让消费者尖叫的智能化家电产品并不多,甚至很多企业还满足于发布家电智能化的战略和路径。并没有真正完成对智能化家电精品的打造。这是多少可怕的事情啊。
换个角度说,这或许就是家电企业在智能化时代的竞争分水岭。
为什么这么说,以长虹为例,今年以来从CHiQ电视、冰箱到空调,发布的全部都是智能化的家电产品,而不是单一的战略解决和远景描述,率先拉开了智能化家电的终端市场争夺战。同样,在今年3月初美的智慧家居战略还没有发布之前,就已经率先发布了面向厨电产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整体厨房。随后,又陆续发布了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智能小家电等一系列落地的产品。
必须要提醒各位家电企业的是,智能化的战略不可缺,但智能化的产品就更不能掉链子。否则,很容易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