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家电国际化

(2014-04-20 17:59:33)
标签:

杂谈

 

许意强

第11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如期在广州拉开大幕,同样中国家电产业一年一度的抢食国际化订单大战也全面打响。

不过,关于中国家电产业的国际化,特别是被誉为中国外贸经济风向标的广交会,近年来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下面,家电圈就介绍一些你所不知道“中国家电国际化”情况。

大企业已不依靠通过广交会拉单了

其实上,对于美的、长虹、海尔这些大企业,以及近年来一直专注于海外市场OEM业务的贴牌工厂来说,参加广交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市场扩张史。

不过,随着这些企业的国际化体系已经发展十多年时间,市场营销体系、商业合作伙伴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因此,这些企业们,早就不通过“广交会接单”,而是将广交会作为企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面向海外客户的展示和推广。

同样,一些海外的代理商还会选择“广交会”这一时机和平台,将当地市场上的分销商和零售商带到中国来,让他们充分见识中国家电合作伙伴的实力和能力。

国际化其实还属贴牌制造最赚钱

中国家电产业国际化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在这其中经历了从OEM、ODM到自主品牌、海外建厂、海外收购、合资联手等一系列发展历程。不过,对于当前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进展来看,最赚钱的还是“贴牌”代工生产业务。

无论是此前TCL的国际化并购遭遇“消化难题”,还是美的集团一直坚持的“先易后难”通过合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包括海尔选择在欧美市场上“硬碰硬”直接突破,都体现出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化市场上尝试和创新。

不过,就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来看,当前家电企业国际化最赚钱的模式,还是通过与海外合作伙伴的贴牌代工制造,在没有相应的售后营销服务网络投入、品牌推广投入背景下,显然这种方式是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是“风险最小、利润最高”的方式。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扩张形式就可以停留在OEM和ODM层面。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在欧美日韩国家的自主品牌建设仍是任重而道远。

大小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各有苦衷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在家电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最大,而中小企业则相对处在弱势地位。

不过,在实际的全球化市场拓展过程中,大企业往往受到自身的品牌战略定位和市场竞争策略的影响,并不愿意接受更多的来自海外市场的贴牌生产订单,因此会主动放弃一部分海外市场的订单。同时,对于一些海外中小规模客户的小批量订单,受到生产制造效率,以及运营成本的考量,也会拒绝来自中小客商的订单。

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虽然他们没有品牌和市场定位等方面的限制,愿意接受来自海外客商的订单,但受到他们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品质控制能力,以及生产能力,并不可能接到来自海外的中大规模客商订单。这实际上,就给一些定位于专业化的海外贴牌制造的中等偏上规模的家电企业,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生存和竞争环境。

今年智慧家居解决方案集体亮相

今年以来,智能化战略和智能化产品在中国家电产业迅速掀起一股热浪,并迅速影响到今年中国家电企业在广交会展示和拓展的主题和方向。很多家电企业都推出了一系列基于智能化战略的智慧家居产品解决方案和全套的家电智能终端。

实际上,这并非中国智能家电在“广交会”上的首次亮相。早在过去几年,智能化的家电产品就已经先后亮相于“广交会”上。与此前相比,今年家电企业在广交会上对于“智能产品”和“全套智慧家居解决方案”并不局限于品牌形象的展示,而更多的要推动这些具备“智慧”和“智慧”终端产品获得来自海外市场的订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