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门子冰箱洋家电洋品牌消费者维权侵权it |
分类: 家电观察 |
消费者可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但绝不能在维权过程中再度出现“侵权”行为,否则因“维权而侵权”会引市场竞争走向新的极端。
日前,网络名人罗永浩砸烂三台西门子冰箱一事,再度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事件起因是因为“罗永浩认为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严、容易反弹”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而西门子家电方面则声称“导致西门子冰箱关不严的原因有很多,并不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任何官方机构对于“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严”给予任何的鉴定和认证。而罗永浩对于“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严属于质量问题”的判断也纯属个人主观论断,并没有任何科学性和权威性。
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严,是否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有谁来解答,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显然不是由消费者罗永浩,更不是制造企业西门子单方面的表态,而是应该由具有国家法定授权的第三方机构通过检测后给出清晰而肯定的答案。
显然,在消费者和西门子家电在“冰箱门关不严是否属于产品质量问题”争执不下,且没有任何定论的前提下,罗永浩作为消费者通过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通过在西门子北京总部公开砸烂“西门子冰箱”的方式,虽然这样可以一角作为消费者个人心头的怨气。但在罗永浩完成这一行为的过程中,却已经涉嫌对于“西门子”品牌的名誉度和影响力的伤害。如果西门子的冰箱不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罗永浩是否应该公开道歉,罗永浩作为个人又将如何赔偿西门子因为此事受到的企业市场和品牌信誉的多重损失。
特别是随着一大批媒体对于事件报道的迅速跟进,让众多市场和消费者忽视了对于“西门子冰箱是否存在产品质量问题”这一基本事实的认定和判断,却都因为“罗永浩公开砸烂西门子问题冰箱”一事引发了新的传播热潮。
那么,到底是谁给了罗永浩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就可以轻易断定“西门子冰箱存在问题”的权力。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向罗永浩这样的激烈维权,那么整个社会和市场竞争秩序显然会朝着“混乱、恶意、无端攻击”等角度发展,最终会对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中国家电企业的品牌化建设产生冲击与伤害。
在这个互联网经济时代,消费者已经迅速从市场和产业链的配角,变成了主导企业和市场竞争发展方向的主角。在一过程中,尊重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所有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同样也应该注意,在这个“信息泛滥、物欲横流”的年代,消费者的正常维权通道有很多,也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因为维权而要侵权”的事件和行为,还是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