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电洗牌加速,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2008-04-02 10:17:49)
标签:

家电

空调

白电

洗牌

涨价

市场

it

 


一、每年的空调涨价话题都能引发一次口水战,企业、渠道、媒体、专家之间争论的是不亦乐乎,但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且有很多时候都是只降不涨,今年在空调旺季到来之前,又传出了涨价风,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今年的空调价格会涨吗?

沈闻涧:我的感觉是,今年以来的空调涨价事件正为沦为一种营销手段和促销技巧。无论是商家,或者企业,通过涨价舆论的营销,或者抑价、降价的营销,都可以对目标客户群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刺激。对于企业而言,说涨价可以提前刺激一些合作商家的提货或者囤货。对于商家而言,通过涨价或者抑价舆论的出现,提前释放一些消费者的购买量。
目前来看,空调是否会涨价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在这场空调价格或涨或降的营销宣传大战中,一些企业和商家很好地达到了各自目的和收获,这才是最主要的。
如果说上涨供应商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风险向中游制造商转移,那么迫于生成成本上涨的压力,空调涨价是必然的,并不会因为下游环节的不接受和抵制而停顿。
对于这个行业而言,目前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企业对于自身的行为和动作都会有全盘、综合的考虑,但是有两点必须要明确:一是空调业并不存在暴利,企业出于生产成本上涨采取的涨价是合理的;二是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以是利益为导向和生存基础的,任何亏损或者无利的行为,都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


二、据了解,目前家电市场不仅是空调,冰洗等白色家电产品也都欲借机涨价,一些市场人士指出,涨价原因由于最近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白电产品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厂家不得不提价以弥补损失。您觉得这样的解释合理吗??如果不合理,有什么看法??如果合理,有什么需要补充?

沈闻涧:判断一个行业的涨价行为是否合理,并不能主观来判断,而是要分析和观察这个行业中大多数企业是否会做出统一的行为和动作。就目前来看,白电产品的涨价开始出现了群体性行为的倾向,除了空调之外的冰箱、洗衣机以及部分小家电领域,已经出现涨价。而空调的涨价还在蕴量和反复中,一旦行业主要企业开始涨价,那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在你的问题是已经详细分析了企业之所以要涨价的原因。我想,基本上列出了企业上涨的压力。此外,包括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导致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下滑,以及海外贸易技术政策的不断更新推出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都给国内企业的全球化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三、一些人士预计今年的白色家电涨价的幅度在20%,您认为是多少?

沈闻涧:我不太喜欢预计,其实白电涨幅会在多少并不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涨幅是否会受到市场的接受和认可。而判断市场承受能力和指标是至关重要的。我以为,目前一些企业的方向和发展重点不要总是放在涨幅上,而是应该放在对市场承受能力和反应情况的监测上。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四、您刚才提到空调行业不存在暴利,但是现在有很多的老牌黑电企业例如长虹、海信、康佳等都纷纷涉水白电领域,涉及的产品包括空调、洗衣机、冰箱、小家电等,没有利润为何这些黑电企业还要进入白电领域呢?
沈闻涧:我以为,利润与暴利是两个概念。其次,对于现在黑电企业的白电化扩张,我的理解应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布署,并非简单地冲着某一领域或产品的利润而去。
我国家电企业的发展,以是规模化扩张发家,并沿着这条道路在不断前行。因此,企业的家电项目多元化扩张符合整个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外资企业的强势挑战下,我国家电企业必须要建立集团化、规模化的优势,才能够真正立足于中国市场,面向全球进行扩张。

五、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白色家电板块,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一边是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科龙等通过扩张、并购不断扩大自己在“白电”领域的版图,提高市场的份额;另一边却是长岭进入破产程序、春兰戴ST帽子多年、巨债缠身。您觉得这样的现象是否正常??
沈闻涧:这个现象的背后,是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一个过程。家电企业的市场和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快速成长起来,代表了我国家电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和今后的走势。同时,对于一些老牌企业的没落,也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这符合市场和社会发展的最终规律。


六、中国的白色家电新一轮的整合正在加速上演……留给成功者的“席位”越来越少,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中小白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白电市场的成本与整合带来的压力?
沈闻涧:我听阿里巴巴的马云对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说过一句话:大象永远踩不死蚂蚁。这句话很有道理,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在说企业船小好掉头,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仍然具备其自身的灵活、多变的发展优势。同时,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化的市场结构,这一结构从本质上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此外,我国家电行业诸多大企业的初始也是小企业,在经历了市场多年来的变化和洗牌中成长起来了。
因此,我以为在看待白电市场的竞争现状和未来发展时,要注重两个要素:一是市场竞争永远都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着种种机遇。二是市场竞争的规律是强者胜弱者下,那么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路就在于不断积累和沉淀后,谋求新一轮的发展和扩张。
因此,现在的市场压力,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更是一种发展与成长的动力。中国现有市场的空间是巨大的,中国市场未来的机会也是机遇的,我相信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