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姐》 如果有1天你老无所依

(2012-03-18 11:23:49)
标签:

娱乐

许鞍华

香港

桃姐

叶德娴

分类: 娛樂八卦

 这是刘德华和叶德娴的第10部电影,距上次合作《黑马王子》已12年之久。刘德华再度携手叶德娴,又扮一对煽情主仆。许鞍华擅长的平民温情题材、刘德华以投资来表露的真心、叶德娴的深邃功力,万千操心,终成《桃姐》。

《桃姐》 <wbr>如果有1天你老无所依

  《桃姐》的故事源于《女人四十》的监制Roger(李恩霖)的亲身经历,当他找到许鞍华提议拍这部电影时,许鞍华一口就答应下来,因为对她来说,这样的故事并不陌生。她小时家中也有桃姐这样的佣人,做了十几年,直到她的弟弟长大。而对于并无子嗣,长期和母亲居住的许鞍华来说,这种与老人相伴的感触也是信手拈来吧。
 

  不煽情 不悲观
 

  如果电影学院的讲师要教授“煽情”的手法,这个冬天的两部华语电影是两个不同的例子:《金陵十三钗》剥开所有的防护罩,给你看最深的苦难;《桃姐》则在痛苦降临时,把那些可能会因此难过的人推出了那个房间。张艺谋的“放”是手法,而许鞍华的“收”则是生活。

 “我没有刻意收着啊,因为真实的事情就是那样的,我只是照着剧本来拍。而且桃姐去世的那场戏,本身已经足够难过了。”采访许鞍华的时候,她穿了一双红色的帆布鞋,第二天电影发布会,她站在台上有节奏地左右摇晃,那个时候在心里会觉得,她像个面对媒体仍有些害羞的小女孩,尽管她马上就要65岁了,尽管已经开始有人问她:“导演,这是不是你最后一部戏?”尽管她的回答让人有些难过:“我这个岁数,任何一部戏都有可能是最后一部。”
 

  在香港电影市场萎缩的当下,很多香港导演都转战内地,花大把钞票去讲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有人说许鞍华让人很感动,因为她坚持讲着普通人的故事,用最平实和冷静的手法,但她却把这一切描述得云淡风轻:“什么是商业片呢?我觉得到电影院里上映的都是商业片,艺术片或者文艺片也都可以是商业片,我当然希望我拍的电影可以赚钱,但我不需要赚很多钱,我有生活费就可以了。而且我也并不非得去拍电影,我愿意称自己为拍画面的人,我可以拍电影,但拍电视剧、纪录片、广告也都可以。我相信香港新一代的导演和我的想法差不多,他们不会说 :‘电影死亡了。’”

 

不畏惧 不谴责
 

  《桃姐》中有一幕,偏爱儿子的老太太在老人院中的厕所去世,女儿站在柜台前结算母亲的账单,哭得泣不成声。因洗肾而居住于此的年轻女子热心地安慰着她,而其他老人则熟视无睹地坐在旁边,连侧目也不曾有。那种对死亡的真正淡然,也许只有他们本身才能表达得如此真实。
 

  “拍这部戏之前我有些怕老,怕潦倒,但拍完反而不那么害怕了。”许鞍华双手合十,用蹩脚的国语对我们说,“其实老龄化的问题可能内地和香港差不多,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压力都很大,但香港人好像一般都可以正视这个问题了,把老人家送去老人院并没有那么大逆不道,因为很多家庭都没有空间和时间去很好地护理。”

 

  《桃姐》中除了主仆关系和养老问题,也多少让人看到了香港电影界的凝聚力,除了两位主演和秦海璐的参与,你还能看到如电影大亨邹文怀,以及徐克、刘伟强、宁浩、洪金宝、黄秋生、詹瑞文、秦沛、Angelababy等十几位各路名人的面孔,他们的出现,也为这部虽说泪中有笑,但笑确实不太多的温情片,提供了连绵不断的小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