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节”随想

(2010-08-16 10:18:46)
标签:

鹊桥

七夕

随想

节日

牛郎织女

中国

文化

    

“七夕节”随想

 

         生活就是这样,昨天是全国哀悼日,深切哀悼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舟曲之殇,举国痛悼;今天又恰逢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是个浪漫的日子,年轻的人又要互送礼物,花前月下,杯酒言欢。

      有人把“七夕节”说成是“中国的情人节”,大概是针对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而言的。近些年,好像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日”,在他们的引领下,有些洋节日似乎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之类,特别是商家和媒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年龄的缘故,对一些年轻人的洋节日不是很关心,也不太感兴趣,但对中国“七夕节”却是很早就知道了。

     过去文化的传播渠道很单一,可视的媒体很少,主要靠听,就是靠老人、长辈给我们讲故事。记得很小的时候,奶奶、姥姥经常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便知道了银河、银簪、王母娘娘、牛郎、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织女七夕银河相会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其实七夕牛郎织女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七月初七的由来更是包涵着古代中国人与众不同的智慧。在古代,人们崇拜自然,膜拜自然,而其中,对星星和月亮的崇拜又是最普遍的。仰望着比现代的地球纯净几十倍的浩瀚夜空,人们把对幸福、思念、热爱的情感寄托给了耿耿星河。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其实是古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小时候听大人讲着美丽的传说,盼望每年七月初七真的能见到牛郎织女相会。传说这一天,人间的喜鹊都会飞到天上,为他们相会而搭起鹊桥。据说七夕夜深人静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倾诉别情。带着好奇和遗憾我们渐渐长大了,虽然始终没有见到牛郎织女的相会,但老人们却把生活的美好深深地种在了我们的心底。每每读到秦观的《鹊桥仙》时,总是那么向往、那么激动: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是啊,天上鹊桥见,人间今宵圆。无语相见事,尽在不言中。只是不知为何,那些传说大抵都是凄美的结局,仿佛不如此,便不能铭记。比如,冷酷的王母,无情的天规,还有那两个隔着迢迢银河的有情人。有谁知晓年复一年的等待和被重重相思辗压着心有多苦?即便是一年一度的七夕鹊桥执手相拥,也不过短短的一瞬,飞鸟散尽,咫尺又天涯,无语话凄凉。

     其实,七夕是一处适合存放故事的季节,总觉得还是中国的节日有内涵,过着充实、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