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七天很快过去的,栋栋妹妹昨天从杭州回来。栋栋因为杭州去得多,应该更有心,去过的地方的方位不知道,但到了曾经去过的地方都记得住。晚上睡觉时讲了很多西溪印象城的情况,哪个店的布置变了,又多了什么店,妹妹也去过很多次印象城的,只记得反斗城和木作店,栋栋反复讲以前给她买过鞋的店她没什么印象了。栋栋说这个应该跟年龄没有关系,好像他去北京的年纪比她小,但是北京好多地方他还有印象的。杭州去了五天,两个都很开心,现在栋栋睡觉前喜欢聊,妹妹在边上听手机讲故事也搭几句,我也想起小时候晚上硬要他聊天,他经常把这段跟妹妹讲。所以弄得我又很晚睡觉,第二天妹妹推我说好醒了,快九点了,讲好出去吃做核酸的。
自然,游戏和3D两个都喜欢,妹妹边上看看,妹妹现在最喜欢的还是小度。接触点我是支持的,不会觉得稀奇和陌生。不过我在他们吃好饭,要他们先写字看书。栋栋选择看书,等妹妹写好一页纸再停。算收心。
几个月前在与我同事聊天,他讲起我是有点独特,基本上不跟谁玩在一起。我说,这是真的,我觉得主要跟习惯和条件有关系。两个条件直接有关,一是我不是本地人,没有很多关系或直接的压力,二是跟一直的经济条件有关系的,当然这个每个人考虑不一样,就象我经常讲的,人家怎么会有钱打牌打麻将来钱一样,人家也会奇怪我怎么会随时花钱买东西一样的。习惯还是我从小到大没那样的环境,我自己更不想有负担,所以即使会送出但收礼从来不会也不习惯。好坏么讲不来,我自己觉得好的,轻松没有负担,很多都不用考虑,另外,关系也简单。所有考虑都可以按自己的承受能力去想。
我这样讲没有掩饰的,也容易理解。本来我们就是从物质匮乏时代过来的,我想想我家条件不算太差,因为我爸收入当时是还算高的,所以吃上面肯定好的,但也主要在吃上,其他人的条件可想而知。我自己的收入也是随发展慢慢增长,不算多但相比也不算少,但真象我常说的,压缩的人生,别人要多十年办的事我都得提前完成,这个压力很实在的,这个就是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以为很正常也不难为情。当然我本来就不在乎面子这些的。
有些因为环境,我在杭州也在单位吃的,吃好了打牌下军棋或者看看书。到湖州开始吃过几次,后来发觉没人中午玩的,这样我就不在单位吃。本来我也喜欢家里自己做或者外面吃,不喜欢吃食堂,这个可能也是觉得很独特的原因。但各部门各个点走动不还是我最主动,一直有事没事都会逛来逛去,可能我认识或者认识我的人算最多的。
我赞同的,生活中的选择没什么对错,用这样的心态看待,心情会更轻松,人也更自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