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晚栋栋独立炸了鸡条。面包糠是他之前让奶奶买的,鸡胸肉我本来买。他很自豪地跟他奶奶说,是他先知道怎么做然后奶奶去了解的。他是手机上看来的。他做的时候,妹妹在楼上看电视,差不多时我已叫过她,后来栋栋让我叫下妹妹好下来吃饭了,我又喊时她已下楼中,看到哥哥在下厨,她也想,我说她还太小,还不合适,哥哥在油锅前操作今天也才第一次,等她再大些也可以,不过现在还不行。她后来就坐着生闷气,说你们三个都可以在厨房做菜,就她不行。
栋栋整个操作很熟练,显得蛮象的了。也只有自己直接接触操作才会有感觉,慢慢地掌握油温、时长和表面的颜色的关系。有几个细节提醒下马上掌握的,比如拿筷子的幅度要控制幅度,千万不要让油滴在外面,甚至衣服手上,高温是有风险的。现在敢让他操作是因为他懂得多人也高,觉得问题不大。
实际上,我更小时就得接触。我小时候还要发煤炉烧水,我还偷偷地自己烧抓来的田鸡、鱼、野笋吃,那时吃的东西没现在多。所以火早就接触,对安全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在实际生活中是可以掌握的,也只有接触的情况越多,对于风险的了解、理解和反应、对策才会更具体得多,光教导还是不足够,遇上万一可能出现麻烦。这是一个考虑,所以我带他们出门经常有意识引导的,因我相信一点,就是我不可能永远盯着,他们不可能一直在我的眼皮底下的,而现在学习的过程跟我小时候肯定不一样,但还是要多接触多适应,需要主动关心引导的。
这里我另一个观点就是,喜欢烧菜这些生活的日常,能欣赏和愿意享受这些触手可及的细小,可能比很多人认为的大事更加的重要。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快乐起来。毕竟我们每天接触的还是非常日常的事,生活中很多小事和技能直接关系着自己如何生活,如果对于平时的生活无法应付无法享受,那么我觉得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自信、心态的,当然就很难平静、快乐。
生活的技能多了自然会更自信一点,可以应对面前遇到的很多问题,生活也容易更热情一点,有这样习惯,其实就是理解生活和人生的途径。挫折感会少很多。也会更容易放开,有理解心点。世界有大有小,面前的世界觉得满意觉得有控制力,对普通人来讲,看待别人和世界也会平和一点。
所以我喜欢这些,也特别支持他们喜欢。我想这些是慢慢成长的途径。我从来没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本来象学习、工作、生活就不是明显冲突,或都是生活的各个面,都可以好好处理好的。不是社会实践了就专门去安排,而平时却啥也不接触,我觉得这样不好,还浪费时间。只要什么都喜欢,遇到的就欣赏,从人生效率上讲也高一点。
我一直讲,小朋友在家与父母、大人生活在一起,实际会有更多的生活技能,也更有完整的生活和人生。更容易理解正常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人生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有些怎样的应对方式。要是就为读书,从小就去追求什么,我觉得失去可能会更多些。所以我不太赞同住校会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说法,独立生活不仅仅是能活下去,更多地还是拥有欣赏生活、保持生活热情、寻求更多生活方式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