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涂老师用了电子节拍器,栋栋当场就觉得很好,我在后面听着也发觉非常的好,人声节拍省去了很多力气,也非常容易带动人唱出"123""1234"来。我在教室里就下单买了个,上午我把栋栋妹妹送去阿母家回来就拿到了。昨天是俩个架子鼓的第一堂课,是周三晚上临时调的。
妹妹的确还小了点,但也可以学了。开始先跟哥哥一起学,过段时间再分开。虽然我更喜欢两个一直在一起学,这样时间和我的精力容易安排一些。学习不光小朋友辛苦,大人陪同接送付出同样非常巨大的。相对我还算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他们有更多玩乐的内容,如果有更多追求那付出会更多更多的。俩个一起学同样的内容,家里就有共同语言,初期对于提升兴趣、促进持续力会有好处的。栋栋盼了很长时间,在课上我请涂老师指正他们握棒的方式,涂老师问专业还是兴趣的,栋栋立马倾向于专业正规,说他会去练的。妹妹也盼了很长时间,她很兴奋的,又可以去上课,上哥哥也上的课,动次打次她喜欢,没付钱前就一直问我是不是会给她报课,带两个一起缴钱后她心就定了。
我尊重老师的教学的。涂老师也是栋爸的电子琴老师。我给栋栋报钢琴课找佳音也是因为栋爸那时是在佳音学的。现在跟二十年前不一样,的确有很多学校,特别象我们一直在外面的,收的广告纸都很多的。不过懒得思考或者习惯还是有影响的。第一次去现在的佳音,居然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涂老师在教架子鼓课,栋栋进去听了会。那时他还觉声音大太吵,不过他说下次想学的。昨天第一课,涂老师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看了段小朋友表演,然后开始。我也干扰了下,主要点了握棒,不过我还是请涂老师谅解,他也知道我的要求,毕竟栋爸也他教过而栋栋已经两年在佳音学习了,我从没有考级、专业这样的要求,唯一想着的就是会一点,有兴趣就可以了。所以我说,请按照他的方式教,不要有顾虑。的确也真实,象我对自己从不会有苛求的人,这样的心态,也从来不会去过高地要求别人的,没有干预、评价人的习惯。有时我自己想也在跟别人讲的,我自己觉得我这样的心态和生话方式,感觉最后获得更多些,肯定比那些特别关注自身感受或权利的获得更多,当然我讲的是对于人生的满足感,好象一路走来都象在收获。没有了斤斤计较自然不存在失去,有的最多只是付出。
栋栋和妹妹都喜欢学习的,也可以专心起来,场景切换可以很快。在快速发展、事务杂多,这样的习惯和思维很需要的。不被变化烦恼也是做好事、永远快乐开心所必需的。我觉得这方面我算成功的,我自己做到,也在俩个的成长中一直引导着。不是用语言和教导,而是遇到的一件件小事的处理。这世界我们周围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会顺心如意,我们不可能是这个世界、我们周围生活的中心,最多的是我们心情和生活的主宰,我们需要关心的还是怎么努力做好自己,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如果做不了那就看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看可以做其他什么事情。还有不断接触各种物人和事,对于思维有帮助的。有时候想想俩个还真有点忙的,就象轮滑到现在都不知道该安排在哪个时间,可能跟吾悦没有银泰城有关,不过跟要学东西多还是有点关系的。当然栋栋和妹妹总说不多,还想着学这要那的,我属于已经在控制实际上一直在评估的,这本来就是我的专业技能。
上课架子鼓课六点,涂老师等外卖来。我带他们去中心医院看阿太。到那里就跟阿太交流手机上淘宝,这是栋栋喜欢的,相当于逛街。护工阿姨见他那么熟悉,请他也帮忙看看她的手机,他说好的,拿在手上傻眼了,笑笑没说什么还给了阿姨,他的确没想到有这样的手机,一直都是智能手机的。象他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是新的网络时代,完全无缝。因为我还可以接触到CD、蓝光光盘,否则这些都会陌生。也好在我也是算数码生活者,我这些天也在读几本书,的确我们发展得很快很快,可能有的爷爷奶奶会传导不少传统的东西,我倒还真不会,还有他们见到的爷爷就没那么老也有关系。我们都是怎样面对今天日子的生活。
栋栋昨天还参加搭建比赛。栋妈送好他先把妹妹送来,然后等他结束后回家做好作业过来吃晚饭。吃得早了,晚上洗好澡、刷好牙了,妹妹想吃东西,我说那就吃方便面吧,跟阿太一样,我们都想吃方便面了。栋栋还觉得牛肉都没有,我就拆了盒牛肉干。全部吃完。
拍摄时间:2020年11月2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