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临到走的时候,栋栋总是会说还早,给他们洗好澡,让他走,又在问,为什么一定要去而不能睡在这里?我说,很简单啊!又没有开学上课,还要上网课!他还反问,为什么不可以下个钉钉,他在家里也可以看的。我说,不行的,我在家都那么地不自觉,要是一个人哪还管得过来?他又问,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开学呢?我说可能两个月后吧,现在又没有办法的,疫情到底什么时候结束都知道!他又让我算算五天多少个小时,我说你自己也可以算的,一天24小时,四天是96个小时,他说那么还要过120个小时才能够来!这还好刚刚读一年级,妹妹才读幼儿园,像现在这样他们和我们的难处还不是很大,在家里待着也不觉得特别的痛苦,然后,一天天过去特别快的!
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等待或者急的事情,现在这样虽然麻烦,但主要还是麻烦,心倒不是很焦急,也不会错过什么事情。麻烦、单调还是肯定的!不能够出去,只可以在家里,想办法找事情做然后可以兴奋一点。有两个在其实一样需要克服困难,安排好,既要可以生活正常,当然小朋友是不愿意睡懒觉也不愿意睡午觉的,主要就是不停地玩,而且总是要人陪在边上的,两个都要陪的。只有看电视稍微好一点,只要在边上就可以,这几天妹妹看了四遍《龙猫》,她就喜欢看《龙猫》,估计已经印象很深刻,看了就可以想到下段还有音乐什么时候播放,后来看到我在给栋栋找《蜘蛛侠》,她看到迪士尼电影了,就开始要看迪士尼电影,让我把每一部片子都把印在片子的片名都来回读了好几遍,接下去想看迪士尼,今天看了《小美人鱼》。栋栋要看《蜘蛛侠》,下周还要继续看漫威其他的。两个兴趣不一样,可以同时看的,但只要我一个人陪着,这样还是公平,一个看完再播放另一部,他们两个倒都接受的。这是他们的要求,家里播放器多他们知道的,可爷爷只有一个。这个时候是我可以稍微休息一会的片刻,特别是三个人,很多栋栋也可以回答妹妹。是的,带着两个,24小时陪伴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比较辛苦的!
学习自然是一定要的。对于低龄,我自己的想法主要还是阅读、朗诵、背诵还有识字、写字为主比较好一些,数学、科学都可以一起带进去的。有理解能力学什么都会很快。关键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来容易组织也有激情一些。按照别人的思路来,我的确不很习惯的,会分散很多的精力,当然也比较疲劳。这个就是我很少记笔记,记人家讲的东西,我主要都是听,当然是很认真、努力理解去听的,但记录的能力或者习惯真的没有,很慢,但我写东西,只要是我想的还是快的,我说的多写得本来也多的,像工作中很多运转还靠着我大量的想法、解读,这些主要靠讲和写的。我也跟栋栋讲,他也知道的,因为他一直在边上听着的。这就是我能够让他们讲述、联系表达优势所在。现在两个我都调动起来,妹妹不能够像栋栋那样每天指着文字读书,但在给他们两个同时阅读朗诵还有合作背诵中也是在认识一个个的字,关键是知道文字的重要性。我觉得很重要,栋栋就是这样过来的,对妹妹一样会有效的。
我觉得一个人的习惯或观念改变比较难的,我一样有优点有缺陷、不足的地方的,但在教育上,总体来讲还不算劣势很明显,而且还算全面的,在低龄阶段我还可以应付。还有就是两个一直都是很平等,他们也知道爷爷不是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会的,而是可以很平等地商量的,对于视频讲解可以相互讨论的,这个我觉得就是一辈子了,今后大起来也一样可以讨论的。民主、平等意识强的爷爷对他们还是很有好处的,不高大但很实在有用,一直在边上。关键是现在越来越大也懂很多,像栋栋现在已经关心我在看什么书,有的时候他做事时候也让我自己看书吧,看看我书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关心的话就翻一下。这样最后对于读书就不会反感,也会有学习阅读的习惯的。而妹妹一样会跟上的。
我又想起我的老同事曾经在几十年前问过我的大事情?我说人生有什么大事?读书、结婚、生小孩?这些当时我都过了。当时因为花钱方式的讨论,他觉得太多的大事需要存钱的,而我不这样觉得。现在看来,我的想法就不会有错了,或者至少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也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或者经历,毕竟那么多的事情都坐过来了。就像现在大家都出不去的情况下,栋栋和妹妹只要在家里开开心心的,那么我这里什么事情也都过去了,所谓的混日子就不用太担心,没有什么大事必须去考虑,自然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今后的事情,可以很平静。需要担忧的事情少了,自然就不用着急。就像这几天单位里讲起前些天南京的案子,至少不需要寻求什么安慰这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