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见识

标签:
365育儿 |
分类: 成长 |
过滤水,妹妹开始真的不敢喝的,后来在栋栋的感染和协助下很喜欢喝会喝了。出门倒真的不是要直接能够获得什么,其实也不可能直接得到什么的,留下的只是记忆和体验。我觉得自己比较厉害的,硬是在没有所谓的一体化之前就已经让他们两个特别是栋栋在概念就是一个地方,随时都可以去的,他还跟我讲,为什么不坐高铁去迪士尼呢?他想了很长时间,觉得应该可以去的,这样爷爷省力很多的。我说主要还是时间,高铁地铁换车等待的时间会长很多,没有开车这样快,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以后可能可以,但现在肯定不行。他们也有耐心在车上听听音乐、外面看看,调侃一下,其实坐车的过程也是一种机会,在比较封闭单纯的环境里面学习一些东西,记忆也深刻一点。他说一路上可以认识建筑和路牌。我在开车时候也想,的确,最远的地方还是不想去,想去的话哪里都会很近的。
也许,投下去的精力是绝对大量的,但是这就是见识和经验的代价。他们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直感受着变化,特别是栋栋就是在路上看到周围一点点的变化。到底记住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这个世界不容易恐惧,认知和行动中都会参照着对比。这也是我一直讲的周边的价值,像迪士尼应该去过十几次,已经不再作为很向往的旅游点,路上看到路牌,他想去海洋公园了,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是,不只是记住了一些项目,而是知道路怎么走,脑子里已经有很完整的地图了。所以他敢穿鞋、穿轮滑鞋,说他想过了,应该要比公园的路好一些,他能够对付的,开始可以适应一下的,后来的确也验证了。妹妹在一旁看着,特别是看着别人羡慕和赞同的目光和询问,她说以后也要带鞋子来滑。自信也是在见识中成长的。
实际上要带出去还有一个原因,还是跟我的习惯有关,我觉得还是带出去方便,不累。在家里其实更累,容易疲倦,相对在外面变换多一点,表面上体力消耗大一点,但实际上的精力我觉得比家里要节省很多,关键是可以增长的见识多。特别是在低幼阶段,功课负担还不是很大,相对多出去的好处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在家里呆着,我宁可带他们出去,去哪里倒无所谓的。
因为出去多,他们在外面还有店里都不会吵着买东西,这在世界商店里也很明显,都是看看,看陈列着的各种漂亮的玩具,有的时候会去用手摸摸比试一下,但不会想到要买。栋栋在乐高商店看到标价799的《我的世界》,说爷爷,你要是有钱的时候帮我买一个,但不会现场要买的。这个别人觉得很惊奇,两个小朋友怎么这么乖的。其实也简单,去得多见得多,也知道购物的流程,家里的玩具和各种东西的确很多很多,会有想法但不会达到渴望的程度。还有吃也一样,栋栋更加,也很奇怪的,他对于吃东西真的无所谓,包括各种零食,妹妹还小,会有要吃东西的想法。栋栋有的吃就吃,但是从来不会很强烈到说肚子饿的,还是比较有自己的想法的。
经历得多,出门两个都很有经验,各种日常的应对都很正常,会记住路怎么走、哪儿有洗手间、哪儿可能可以吃饭,甚至到新的地方也会很快判断出大概各个楼层的情况,除了看示意图、手册,还有就是经验的积累。现在连妹妹也会找车位了,到了停车场就开始寻找车位,担心没有车位。
拍摄时间:2019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