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带去的是妹妹的被子,妹妹今天第一天上幼儿园。她正式开始有同学和老师了。这些都已经演练了很多很多次,同样她一直就盼望着有自己的老师和同学。经常说明天我要去上学了,而栋栋老是说你还没有呢!这一次是真的了!妹妹的班级就在一楼,按照房间就在栋栋的教室隔壁,当然有一段路的,好在就在中庭,栋栋和妹妹会经常碰到的,妹妹的教室算是必经之地。
我不担心适应期,应该讲适应训练一直在进行中的,跟哥哥属于两个群体也一直在体验中的,比如栋栋轮滑,她就在其他地方玩,然后一起上轮滑课经常不属于一个组的。这些都很适应了。独立是必须训练,也是很必要的,这是生存的基础,同样是防范风险所需要的,我带着两个出去,很难保证眼睛和精神永远高度的集中,需要两个都很自觉的配合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安全。这些我觉得都是需要主动地去灌输和培养的。讲故事、看电视电影其实总是会有这样的情节的,包括现在马上清明了,像栋栋经常会问什么是祭祖,我直接答复的,就是纪念死去的人,就像我要纪念我的爸爸一样的。那么,爷爷会死吗?当然,肯定都要死,每个人都要死的,那些古代的人包括罗马人都是已经死去的人。我自己觉得这些没有什么好避讳的,都是现实,讲不讲都一样,与其通过自己在百度上获得,还不如直接讲了冲击更小。
现在已经互联网了,栋栋现在经常通过小度、手机百度查询想知道的东西,还有听着各种精灵的故事,很多的知识和经验其实迟早都会知道的。有个开放和自然的心态和环境绝对比让人感觉不真诚、躲躲闪闪要好,了解比封闭好,关键是不可能封闭,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可能封闭的。当然我有这样的底气或者心理去接受所有的话题,没有什么觉得要避讳的,唯一要注意的只有方式,合适的方式。教育,日常的沟通很重要,就是在这些平时很细碎中形成思维和习惯的,这些才会记住一辈子。
晚上学习好接栋栋问栋栋白天有没有遇到妹妹,他说遇到的,在外面玩滑滑梯,她过来到他们班里玩了一会儿,然后就去跳跳床那里玩了。我问他有没有叫他,他说叫他的。这是妹妹的第一天上学,应该很顺利的,栋妈接她后在玩滑滑梯,问她幼儿园好不好玩,她说好玩;问她明天来不来,她回答来的。应该讲,妹妹的过渡肯定要比栋栋会顺利,容易适应得多。因为栋栋一切都要靠着自己一个人去探索,相对胆子会小很多,靠着一步步确定前行的,而妹妹则不需要,看到栋栋怎么样就直接接受了,前面已经有人在帮她探路过了。还有就是栋栋出生后一直照顾得算好的,有人一直陪着的,相对会依赖一些,妹妹后来我妈带不动,就相对自我独立能力强很多。所以,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特点的,也各有好处的。
两个上幼儿园了,有轻松的一面,但也紧接着会带来挑战的,栋栋马上要读小学了。明天晚上幼儿园就要幼小斜接的家长会,栋爸栋妈他们会去参加。像现在那么的接近,已经算是把负担降到最小了,投入产出比是最好的了,可还是压力比较大的。需要寻找同样的活动去保证两个都能够得到收益,还有每天或者每周都有固定的安排会用掉一部分时间,这些都要安排好的。长大,对于大人来讲真的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其实就是时间精力的投入,真的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的,也不存在一两拨千斤的诀窍,靠着每天的陪伴和心思的。
好在是年轻的爷爷,能够承受得住那样的强度。今天送被子到妹妹班级,老师问我是妹妹的?我说是爷爷。她们说看不出,所以不好猜,太年轻了!是的,作为爷爷还真的算是年轻的,即使妹妹这个年纪也还是可以的。不过主要还是我的动作和反应能力,不太像老人,比较快又不沉稳,不像人家像爷爷。这个栋栋也在讲的,像爷爷爸爸。带两个小朋友,尽管两个主要是在周末,平时带着栋栋一个,但是所需要付出的体力精力还是很大量的,年纪上去还真的不好说有没有这个能力。但现在已经不用去关心这些,因为他们的能力也很快地在成长,比如抱,栋栋已经开始知道自己很重,慢慢适应自己走路休息了,已经不那么要抱了;妹妹总还好,还算轻的。真想想六十退休了再抱着,那个压力不要太大。很多事情都是事后想想有点可怕的,当然人家很多不会想我这样去管小孩子的,这个也是一种弥补和平衡。
拍摄时间:2019年4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