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配药

(2019-02-18 12:37:58)
标签:

365

分类: 生活

医院配药

      本来都是周四的,可能我妈的药吃完了,所以想周二、三早上去。可看看外面下的雨,担心她自己回家不方便,所以上午开好会联系了陆主任,还好在的,这样请他帮忙开一下药,省掉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明天也不用起得很早了。的确平时这点也比较辛苦的,有的时候因为我要送栋栋上学,所以让栋爸送去的。是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间,而最紧张的也一样是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跟我同学还是很不一样的,她要管四个八十以上的老人,比我辛苦很多很多的,这个我在聚会的时候也讲了,我很能够理解,我们单位里也有讨论的。我也这样过来的,以前三个老人要照顾。现在还好,我妈手术后身体也不错,还能够帮忙做饭,以前还可以帮忙管栋栋,栋栋一起来就找阿太,后来妹妹就带不动了。但就在家里,还是比不住在一起要便利很多很多。
       同学劝我要想通。不过我还好,主要还是兴趣和习惯,觉得这些都是应该做的,而且也能够带来快乐,本来就是这些很细小的事情让人体会人生的意义,或者说活着还有价值,感觉做了很多的事情,还有就是不用动脑筋,都是必须面对的事情。特别是带小孩子,可以增加很多的兴趣点,与他们一起成长,如果说成长的话,这样说比较好。当然我另外还说,主要也是现在还年轻,至少在绝大部分人认为需要想通前已经做了很多的事情,等到需要想通的年纪,这个负担就已经过去了。这个的确也是凡事要趁早的好处,不论做什么,这些事都决定了人生的长度和宽度,很现实的。等到六十岁以后再带,的确会感觉很大的体力、精力上的负担的;还有经济上可能也会,那时的收入也没有现在高,还有就是与外界的接触,像我现在肯定不像退休、脱离社会的人,不用去担心小孩子的社会化问题,他们可以跟着我,甚至比跟他们爸妈更加接近社会,也更加地有节奏感。我说,关心我都理解的,也很感谢的。实际上现在这个环境,带是一个很现实的现场,毕竟不可能依靠社会外包的,比工资都可能贵的,请保姆这些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其实不实际的。也有完全不带不管,这个两个情况的,太远或者真的没有实力,还有就是的确不喜欢管小孩的,即使带儿子女儿都已经是很大的负担了。
       连我姨妈也一样劝我的,其实她比我更加辛苦。七十在带孙女,姨夫跟我讲负担比较重,是的,全部靠他们的。实际上我都理解的,说归说、累归累,但心里还是很开心的承担着这一切的。我还是整个团队,那么多人在带,并不是我一个人,只是我发得多一点,把我带的那部分记录下来了。我跟他们的区别只在于,我不会觉得这些属于苦,累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可以感受感知的乐趣,至少比有的主动去累、挑战极限这些可能更有价值,当然可能我传统一点,没有那么想得开才不会去追求自我、追求挑战,但还是把那么多的事情做好了。也可以说,区别只在于我没有养儿防老的想法,这个我在同学聚会和其他场合都这样表达的,是我一直的想法。不存在的,每个人只能够往前面看,有自己做的事情。实际上,大部分中国家长都差不多的,一直会为子女付出,所以我昨天也讲,这也是中国的希望。像有的时候倡导的各管各、十八岁后怎么怎么的,我是不太认同的,三十而立之前还是要帮忙的,后面就不太需要了。

      在带小孩问题上想开还是想不开,我觉得不算个学术问题,更多的还是现实问题,生活中必定会遇到的大问题。总是一种付出,只是谁来承担的问题。人生观和所处的阶段直接有关系的,对错好坏其实都说不上的,相关的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会不一样的。
      对我来讲是个自然的过程,而且我觉得我还是很愿意做这些事情的,我认为很有价值,不只是对小孩、对家庭,也对我自己,毕竟可以有很多的乐趣或者事情可以追求,不单纯是付出那么的简单,跟赚钱付出的劳动不一样的。主动的付出带来的乐趣肯定会高于被动的,越是难越是有挑战性,但在带小孩上面其实难度并不算很大,因为很多是自己经历过的,我也是从小孩子开始长大的,带过儿子,有的以为隔代亲,不是的,儿子也是一样带的,这些经验就天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的,所以凭着经验其实难度有限的,可以回想很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可以学习。
      我觉得,完全以小孩为中心那样的想法会有问题,这个我觉得在生活上遇到过挫折的会多一些,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抱着太大的希望,这样万一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就会很痛苦,可能会怀疑人生。正常的付出就没有什么觉得亏的,很简单,绝大部分人都一样的,可能自己没有吃的先给小孩子吃,这是以前,现在这样的情况比较少。很多都是人的天性,或者说中国人的天性和文化,我开玩笑,是动物都差不多的。

      人生中可能会面临很多的事情,不过其实很多就是打发日子的概念,如何让人满意地度过每一天,有没有可以持续关心的事情,有没有每天逼迫自己去完成的事情。这个很实际的,我经常说的,我的性格不太适合养植物或者说兴趣上更倾向于养动物,很简单,植物很难交流的,也没有逼迫着自己必须去做什么,植物不会说话而且即使很多天忘了浇水枯了,也不会特别的伤感,再买一盆就行。但动物就完全不一样了,相处久了会有感情,饿了渴了会找你、会打招呼,就像小黑看到我就开心地跳上跳下,关注着我给它拿东西吃。阿菲就更加不用说了。因为是唯一的,每一个都不一样的,无法替代的。这个什么意思,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就是很多意义就是不用寻找就有意义,就是生命本来的意义,这样的人生我觉得也是成本最低、快乐相对容易获得的人生。
      早上开会前,我进门时候,同事在讨论抑郁的事情,因为这些天天天下雨,说很容易抑郁的。我说想开了就不会抑郁的,天下哪有那么多的事情要操心的,也没有太大的事情的。是的,我觉得真的没有太多的大事情,就是单位里也一样。这个有件事情到现在我还是经常当做案例,就是911,想想我们平时需要做多少的学习、演练去防范风险,所有的,想想世贸大楼塌下来的时候好像整个世界都要完蛋一样,那么多的总部在里面。后来也看到,当然作为亲人会是永远的痛,但是作为一个单位就没有那么严重,很多现在还在。再大的灾难一样会修复的。不是说不要认真,而是没有必要杞人忧天,应对好今天,过好每一天其实是最重要的。好像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只要一件一件去做了,自然就会让自己开心起来的。真的会有一天会空下来的,特别是退休以后,但又怎么样呢,总会有事情可以做的,没有事情也可以找事情做的。回过来,还是觉得有小孩子带着会更让人觉得一切比较自然。所以这就是意义所在,不单纯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负担。

      这段时间忙得、当然也是栋栋他们不在,所以微信很少看了,也慢慢地就离开了微信,这个跟骑了电瓶车上下班以后,开车的习惯都能够改变一样,洗车都不太去洗了。博客倒每天都可以坚持的。其实也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以前就不太喜欢实时的东西,要么通话,这个会费时间,不回不礼貌,回又觉得没有什么好讲。所以我是很后面才使用QQ当然后来就用微信,微信作为通讯工具还是离不开的,但是今年栋栋要读书,我自己要关心和学习的也需要更多,这样就更加的没有时间。
       这个跟我看片子而不看电视一样的,时间可以控制比较适合我,相对博客就是一个记录,给自己看的,方便随意很多很多。以前我还喜欢论坛,有想法了再发一下,现在没有论坛了,这个其实蛮可惜的。看转发的其实没有什么意思的,而可能最关心的哪里好玩什么事情觉得有意思又不多。当然我关心的一些订阅号、公众号还是会去看看的。但跟看书不是一回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