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看到小杨发上来的照片。照片我按照发上来的顺序的,应该是拍照的先后的,我的习惯是这样的,省去编辑的时间,因为照片多的缘故。有的时候说,需要编辑得好一点的,但更多时候我也在想,其实作为记录,多比少要好,毕竟很多就是靠着一张照片的,有趣也就有趣在这里的。
孙列进来时候我开玩笑说,你的兜底特别的OK、暖心!以后都兜底吧。当然我是开玩笑的!我对于同学聚会感觉还是很轻松的,主要是没有太多的负担,我一直讲,做人真的没有必要太多的比较这比较那,我更加相信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每个人独有自己的长处的,都有自己生活的乐趣和追求还有成就的,能够给大家带来思维的。去年还是前年选择聚会的地点,我提议瑞莱克斯,主要是我出差比较多住瑞莱克斯,觉得那里离地铁站比较近,同学过来肯定要比农庄这些方便,我说我去任何地方都无所谓,但还是要考虑大部分人的实际情况比较容易聚集一点。几次下来觉得蛮好的。我很赞同AA制的方式,特别是现在应该条件都还可以的,反正哪儿都得吃饭付费的,只有AA制可以持久、大家感觉好很多也不觉得负担的。
第一次大聚会时候,吴思吉、丁宗武老师都是我接送的,车上他们跟我说,也只有三十年以后才相对容易聚得起来,这个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已经过去,很多都安定下来,人平静很多,相对没有太多打拼、比拼的。前面各忙各的,想法特别的多。这点我赞同的。当时的时机选择得很好,得到老师的赞许。感谢老倪他们的决定、坚持和努力,有了个大的聚会,已经将初中高中升级、分班这些造成的混乱都变成很好的机会,大家以前可能没有一点联系,然后就在这一次一次的聚会中熟悉起来了。
我经常讲,聚会其实很轻松,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主要是交流沟通,可以了解各种生活方式、想法,特别已经是我们这样的年纪,经常会要回顾一下,看看我们曾经有过一起经历的同学会有什么样的看法,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想法或者别人的想法,而是对自己有帮助。我说的是减压和寻求帮助,并不是实际上需要什么帮助。我说,几十年都没有实际往来交际的,正常情况下也不可能会要求实际的帮助,这样的压力会小很多。特别是现在这样的生活,大家都很好的情况下,更多的还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去理解现在,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社会。人家讲的愿意听就听听,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也可以多讲讲,就这些而已。获得的这些感受和体验是书本或者其他场合下替代不了的。
这次谈论小孩子和养老的话题多好多。我也有同学批评我管三代太多,剥夺了小辈成长独立的能力,自己付出也太多,觉得这样不对的。我觉得有道理但同时每个人的情况还真的不一样的。成长独立我从来都很关心的,我儿子也是跟现在这样带栋栋他们这样过来的,也有失误或者欠缺的地方,还有就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少经济条件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观念和我的习惯没有改变。比如读书,我以前也做的,但栋栋奶奶每一次读的时候她觉得烦,后来也没有坚持,现在栋栋的时候因为房间大了,可以分开来,这样就打扰比较少,就这样坚持下来了。但是独立、承担我自己认为只要一直在边上带着的,应该没有问题,只要父母是勤劳的,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哪怕小孩子在家里不做事也不是问题,今后在生活技能上不会存在太大的难度,观念决定一切的,像我家不请钟点工、保姆,都是自己做的,而且我一直把自己当做劳动人民的,从劳动中去感受乐趣的,这些在潜意识中对小孩子有帮助的,应该不太会嫌弃劳动特别是家务活的。我不太赞同只是像健身、烹饪那样才叫专业、艺术、享受,平时每天的乐在其中才真的有价值、重要,这个传导给下一代比教他们怎么做好一个菜更加的重要。
现在家里都会有大量的设备,这些都是为了舒适准备的,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减轻工作量,所以要充分应用的。我说家里还真的没有那么多的事情的,稍微一做就做完的。还有就是关于标准的,我一直开玩笑昨天也一样,就是我的标准很低,没有洁癖,只要混过去就可以,这样其实也减轻负担的。无论生活还是工作,要是提高了标准,那么就会无中生有地增加很多很多的工作量,关键是感受会比较差,特别的辛苦。我想想我这样混过来,反正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肯定会过去的,所以好像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感觉也不差的。天下哪里来那么多太圆满、既又的事情的!
我们都很奇怪,从第一次聚会时候有两个同学第三代,到现在还这样的情况,去年又一位我们初中的同学有了外孙,目前据说能够确定的还有一个。乔珠还专门解释我更早,我说不是的,这个要按照绝对的,她跟我的区别是她做外婆管得比较少、主要她女儿在管,但昨天交流中发现我们的共同处更多了,而且很多还是价值观的一致。我觉得对的。当然最后都归结为喜欢动物的心都比较善!现在同学的二代好像都进入24岁到31岁这个年龄段了,对于这些问题的关心程度的确与日俱增的。我觉得很正常的,毕竟都是一个窗口一个窗口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事情需要关注关心的,这些直接跟生活有关系的应该叫课题,相信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重要许多的。再接近退休或者退休了只要不彻底丧失信心的话,那就是一件需要攻关的难题。
我可能传统一些,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带小孩的,而且认为有价值,毕竟是必须面临、必须做的事情。我的优势只在我年龄还小,回旋余地比较大一些,如果说付出的话,哪怕按照正常对于付出的理解,我也可以在别人说要付出前完成这些困扰着的付出困扰。这是真的,大部分都要在接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了才面对这些,我已经两个都顺利过去,后面的负担相对越来越少了,很多都可以跟自己的兴趣结合在一起了。另外,有孙辈的意义真的不一样的,比如旅游我倒真的不是很想,没有走遍各国的想法,但是如果需要带着栋栋他们去就会有动力,就像现在我在国内一样,否则一点动力都没有,这是我自己真实的感觉。如果说有孙子可以带的好处在哪里,至少这个就是,更不要说我一直以为付出就是获得的观念,毕竟只有付出是我自己可以控制、可以享受的,相对获得真的不是我需要考虑的。我还真的没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一定要小辈来尊重自己、来照顾我,至少我倒今天都从来没有想过,我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想着要求别人去做,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人的事情,有着更加重要或者肯定要忙的事情。我讲的这个真的不是绝情,而是实情,我昨天也特别介绍了我的情景,我都经历过,很多不是故事那么简单的但又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反正遇到的总会过去的。
实际上我还是奉行着遇到就是好的思维的,我们当然希望什么都可以都是理想化的,但这个也不现实,只能够遇到什么是什么,好好地面对、尽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应付好,取得让人感受好一点的结果。人生我想只能够这样的。我既是安慰也是实际的情况,我说,到了退休年纪,相对女的要好于男的,其中很简单的原因是很多女的要买菜带小孩子,哪怕只是带着小狗在外面遛遛也能够与人接触,能够感受到人气,因为关心那么多的小事情可以让自己满足一点,有事情关心这一点可以让人少想很多不着边际的事情,不容易抑郁,满意度会提高一些。所以不要看有的人老是嘴巴上讲着累忙,其实心里还是开心的。男的可能要差一点,主要还是退休以后怎么才能够保持与社会的联系。至少,我开玩笑说,可以相信的是特朗普要采取什么政策时候好像不会赶到杭州来与你协商,谁打谁也不会征求你的意见的,这个郁闷肯定会很现实的,我说实际上即使没有退休,这些也没有关系的。现在网络发达了,人其实更需要有接触社会的方式,保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否则认为还有自己的圈子可以玩,这样到退休以后会发生问题的。所谓的友好,不是说要让这个世界变得友好,这个要求其实很过分也没有人能够做得到,而是要让自己变得对这个世界友好,这个才是自己可以做的。活着就要好好地感受快乐,人只能够活一辈子,需要很现实地面对的。
拍摄时间:2019年2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