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就是那么一点感觉

(2019-01-28 20:23:32)
标签:

365

育儿

分类: 生活

幸福就是那么一点感觉

幸福就是那么一点感觉

幸福就是那么一点感觉

      下午碰到老刘,问他是不是来回啊?他女儿在上海,去年退休了,刚好他老大比栋栋小一周、老二又比妹妹大一周。我还以为他要去上海,他说,哪里,现在变成常驻了,前天刚回来,还把老大带回来,春节跟他们两个过。学校放假了,他们带着老二去他女婿老家。本来两个都想带去的,但他们也跟女儿讲,这样不是就留两个老的,他们怎么办?后来以安全、便利的理由就把老大带回来。讲这些他很兴奋开心的。他们跟我们一样,开学后,老二准备托班,下半年老大也小学了。他说,上海上幼儿园很贵,要3800元,要是更好的要5000多,想想要是收入低的话,那样,好像工资送幼儿园都不够!因为急匆匆,聊了十几分钟。
       我跟他又不一样,我是两个走掉后觉得无比轻松,用那么点时间可以把露台全部转换成功,每年就靠着这么一点的时间空间去做一两件事情。但一样,都觉得很幸福、开心!特别都两个了,好像什么事情都已经完成了。虽然很累很累的,他夫人是先去上海,开始老大在湖州的,等到退休了他们两个都过去。这个跟我好几个同事一样的。也符合我的预计的,也是最自然的方式。千万不要讲,小孩大了应该自理自立这种话,很不现实的,要么出很多钱而且不见得能够让人满意的,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否则不要说两个,生一个都会是灾难,特别的辛苦,不是不可以,人总能够适应环境的,但就是辛苦!你说那边水深火热,这边广场舞跳跳,估计不是很协调的吧。当然这是我想想的,每个人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我一直觉得付出要比获得可以更加持久地获得快乐!毕竟付出是可以自己去左右控制和努力的,而获得则不是。很多时候,感觉就是靠自己去感受,有那么一点就会很开心的。晚上大会学习纪律,回家栋栋奶奶说跟栋栋通话,他们很开心!现在有了微信,很方便。妹妹还担心阿菲、小黑没有了。
       今天中午还让我妈试了空调,今天中午收到姨妈给她买的油汀。前几天我就说过她了,不要用油汀,要是好的话,我也不会扔掉两个油汀,还有那么便宜随时都可以买的。我妈不相信,说空调不热。我说,要是空调不热的话,那就是空调有问题,可以叫维修的。后来当然是空调好的,主要是她开的时间都太短了。我说,我最不在乎的就是电水,我一个月都要付800到一千多的电费,随时都可以开空调,本来就是为了方便舒适,要是生病了还不是更大的成本。我不算节省的人,对钱从来没有看得很重,我一直觉得钱就是用来用的。这绝对是真的,不用的钱一点意义也没有,特别是需要使用的时候不用,那是最不值得的。很简单,我只相信现在,不相信明天的,很简单,万一明天我就不在了,我也觉得自己很欣慰,因为所有的事情我都做了。
       的确,我不是节俭的人,最夸张的,我从来没有储蓄,所以我在自己行里不可能是高AUM客户。没有存款,我觉得开心的是有信用卡,而且去年下半年前还有快贷产品,只是因为行里风险政策,把员工的额度都降为零,所以我向栋栋奶奶借钱把快贷全部还掉,利息也不用付了。其实想想也简单的,我的收入虽然还算高的,但是需要做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说我是家里最没有钱但花钱最多的人,事情当然做得最多了,栋栋就认为我很有钱。但不羡慕存款很多特别是钱需要节省出来的,在存款上不是富翁,但是消费可以达到好一点的水平。做到这一点跟个人的性格有关系的,从来不计较的,也从来没有占人便宜的想法,那太累。所以今天王行长在上面讲,一分钱公家的钱也不要贪,这个我肯定一辈子做到的,像单位发的笔记本两个了,我都从来不需要用于私人,很简单,我自己会买的,我有我自己的电脑和笔记本、平板,甚至行服都不喜欢穿的,宁可穿自己的衣服。按照人家的想法,好像是很浪费的,其实也不是,主要还是感觉问题,习惯轻松,是自己的钱、自己的东西用起来就舒服,我喜欢用自己的。
      这就是我从来不会遗憾的原因。我也相信等到我退休以后钱也照样够用的。我也一直讲,六十岁前最好把所有的所谓的大事都做完,要是工作时候无法完成,那么靠着退休后那就很难很辛苦的。七十岁前把可以做的事情做完,七十岁以后不要让人操心就可以。我自己一直认为七十是保本线,人活七十以后都是赚的,任何的人生计划都要以七十为最后的限制,这样才有最好的可能。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思维,至于以后会怎样,等到我死后怎么样,这些都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哪怕把我扔掉也没有关系的。死了就永远不存在了。所以一定要珍视活着的每一天,好好地过好每一天,少等待多做事。这个当然需要靠着意志的坚定的,毕竟做到还是蛮难的,会有压力的,我觉得自己算幸运的,这么多年也混过来了,我自己是银行的,有的时候开玩笑,我也算理财比较成功的,虽然不能够私人银行客户,但是人家的目标也就这些,而且没有那么多对于贬值、收益、风险的担忧和多虑。手段和目的没有搞颠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