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好饭回到家里,练了四十五分钟的钢琴后,他自己找了《米小圈上学记》第一本《我是小学生》,真的还把一本书看完了,找出了很多的笑点,他觉得自己读比听要好,感觉好笑多了。还说下次写日记的时候也要用上。米小圈买来,本来是读给他听的,因为智能音箱上有,所以以前也听过的,上个月我专门把一年级的放在书架上,让他也可以拿得到,现在真的还用上了。我觉得有两个好处,就是可以激发阅读的兴趣,二是有助于了解小学的生活,也算幼小衔接的一部分吧!还有就是对于后面学写字和写作文也是促动,因为看着我每天记博客的,他知道博客就是记日记,他也看。很多他小时候的事情,就是他看着博客又回忆或者重新学习起来回顾的。知道记录的价值,感觉有用的。
现在我给他读书的时候,也有意识地跟他讲笔画和拼音,加上他在读英语,也很会转换的,只熬到英文字母跟拼音的区别,有意识地去记忆,这样的效率就比较高。
今天早上吃好饭,他要带书去了,找了《热带雨林》带去。也是他读过的。他有一点很好,就是比较愿意跟人分享,还喜欢教别人,这样对于持续地学习是很有好处的,可以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而且不会自傲,永远会有新的知识需要学习的。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大?阅读啊!只有自己体会出来,才会坚持下去!看到栋栋自己主动读书,
真的很让我欣慰和开心的,懂得的越多就越会自己主动地开掘新的空间,喜欢阅读了,就会喜欢书写笔记!所以,这也是我要让他学画画的主要原因。现在,因为栋栋在唱着复杂的歌,妹妹尽管还不大会语言表达,只要在一起,一样很羡慕地跟学。还是我讲的,教好一个就带成功两个,特别是两个都蛮勤奋的!
实际上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的,但是一定要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任何过于理想化的既要又要不合适,我一直不赞同既要又要的思维模式,要得到肯定要有舍弃的,但要选择效率高、节省的方式,这些才是需要费脑子准备的。就像停掉钢琴课,就是因为不可能有时间花两个晚上去上课,他累我也吃不消,但可以在家里玩玩练练手。我的目标很简单,不准备考级的,只要喜欢作为玩具就可以,不追求专业,本来就不可能作为专业区追求的。有那么多的高级的,但是真的喜欢的或者以此为生的不多的,当然主要也是我没有这样追求,没有想让栋栋他们最最著名的画家的想法。对于人生我一直还算平和的,相信这对他们也好的!
还有就是随遇而安、尽可能的自然,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这样冲突也会少很多。比如栋栋现在有两个晚上在学英语,我当然绝对这样不是很好,中文还没有学,但他还算兴趣高,也可以的,我觉得对于学拼音有好处。反正看片子也经常有英语、日语的,有点印象不是坏处。甚至我对于小学就学英语都觉得不是很合适,毕竟没有他们急迫的需要,中文学好了,真的不怕英语学不好的,特别是现在的语言环境,只要有需要也能够很快掌握的。所以我也不反对,更加不会在栋栋面前去显露。所谓的好不好都看具体场合的,不能什么都学好的,在有限的时间根据学习规律跟踪好才是关键,作为大人主要还是关注、引导、及时做出好的反应,帮助小孩子做好选择。最不好的还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去要求小孩子学习,这样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我不推荐的。当然前提还是自己要一直学习!
拍摄时间:2018年9月2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