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栋他们去海南,人家问我习惯吗?我一般回答,没有问题的!已经适应了。是实话,因为从栋栋出生几个月第一次去海南过年到现在,每年都要去两次吧,所以说他坐飞机比高铁多。已经习惯的。这也让我想起儿子刚刚出生的那几个月,在医院我还真的没有抱过儿子,担心抱不好、掉下来还有抱坏了,出院还有当然没有办法的。前面三个月很辛苦,因为自己一样很想睡觉,单位里又辛苦,三个月后就调整过来了,晚上都可以固定时间醒来的,
而且马上可以入睡。这就是我一直讲,是不是辛苦还是看适应,能不能很快适应过来,适应了就不太累。这么几年下来肯定习惯的。
当然也存在不习惯的情况发生,很正常,有个调整过程的。栋栋没有睡在边上,开始时候肯定有点不习惯的,需要几天的时间去适应的。但是本来就一直每天在一起,其实累是绝对的,所以,有一个休息的时间还是很重要的,一样是一种过渡,然后就有时间去调整。记得第一年他们走掉后的十月长假,家里客厅里堆成山一样,靠着长假才清理整理干净的。平时每一个时刻都在边上,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还有精力也没有。
现在需要调整什么?就是明年栋栋要读小学了,的确已经在做准备过渡的。客观地讲,在栋栋身上投入的精力要比儿子那时候多很多!也更加的用心!那时候想起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做算术题,我只有代数的思路,用xyz去解题,他还笑着跟他妈说,爸做题目还有xyz。是的,你要参与就得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语境。这也是我在看小学语文、这两天想想也把数学书也买来看看,这样才可以在平时注意的。
真不要说什么都懂,虽然都读过,但是你要能够讲出来,而且更老师的专业还完全不一样,因为你是不一样的,不是学生那样有着心理准备要上课的,有45分钟半个小时让你去教,而是零碎的时间和场景。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还是很不一样的,更多是综合性全方位的,解决问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支撑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激情。是的,家庭教育不可以去替代学校教育,这是我努力在避免的。学校里的功课主要要靠老师去教、自己去想,家里主要是塑造环境,塑造自己思考、扩展自己能力的习惯和基础。
好在我还算有学习能力的。上午还在跟同事聊天说起,也是我一直讲的,年龄上去肯定不一样的,但我觉得也算厉害了,至少到现在还能够像年轻人那样甚至比年轻人还要有激情、热情和良好的习惯,能够学习动脑子,一直在传授新的知识,这很不容易的。我的经历中,在我这样的年龄的人,很多好像都想着休息了。在动力和压力上看也可以想想,有什么实际的动力,绝大部分的要求都不存在,已经远远超过人家退休要办的事情,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都跨过了,特别是两个孙子了,想想退休很多是不是有一个孙子都不一定能够肯定,两个基本上不考虑的。我说,我在与年轻人交流也还好的,想想,他们要管小孩子,他们还有父母在管,我是实实在在在管的,说时间精力肯定我也算大的;而工作上,当然不用比较,本来手上做的很多工作都是我在推动,我也一样在上班的,该做的事情一样都没有落下;唯一可能就是展望,年轻人希望有更好的发展和远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