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又一周要过去了,这周还上了六天的班,补清明节的假。即使不忙一样比较辛苦的。后面的休息天也都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上午把车子去保养一下,周日计划带两个去迪斯尼乐园转转,下周六准备带着两个去参加我初一同学的大聚会,我同学是中学同学聚会,我只一起读了初一。所以时间还真的不够用的。
上午读了李开复公众号里转发的《哈佛大学75年研究结果:什么样的人会活得最幸福?》,我觉得里面的结果很多跟我的想法做法还是比较切合的,一种我们能够得到的,又让我们生活得好并且一直保持下去的东西,都是我们想得到的。关系错综复杂,照顾家人和朋友是繁重的工作,一点也不性感也不光芒万丈,而这也是终生的、绝无尽头。我觉得这样的表述对的,我的理解也一样,我自己还是蛮欣慰的,至少,我现在觉得自己还是有条件觉得自己还是快乐或者说我做的很多和自己一直的生活、人生理念对我自己来讲是合适和正确的,可以比较开心地安慰自己,一辈子还是很值得很满足的。是的,不是因为有这么一篇文章,而是我到现在为止一直这样过来的。
所谓的快乐或者幸福其实就是感受,一种可以支持着自己一辈子快乐生活的感觉,我经常说其实更重要的,这也是一种能力,感觉、理解的能力,跟所做的事、经历和所处的位置有关系但又关系不绝对,并不是同一情况下一定一样的快乐,或者条件更差一点就觉得不快乐不幸福,不完全一回事。我们生活中的评价标准很多很多的,但只有感受是自己的。
比如对待精力的付出,我跟其他带着小孩的肯定一样的都是付出,但是感受还真的不一样。而且,我肯定相比之下还更多,毕竟承担着几乎所有的责任和付出。但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可以有机会一直这样做下去,而不是可以解脱、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这些本来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很幸运的有这样的机会。实际上所谓的自己的生活我一直觉得也是一个伪命题,只有让自己感到开心或者即使没有得到也愿意去做的,才是自己的生活,就像看书听音乐看片子是一样,很花钱但还是可以一直保持到今天的一样。并不完全是到处漫游才是自己的生活。
很可怕的是没有事情关心和付出。至少我是这样觉得,否则就需要经常去寻找还有就是做了以后还要去为自己寻找理由。所谓的持续,就是可以自然,跟想不想没有关系。
比如金钱,其实对我来说,每天张开眼就跟钱打交道,就需要关心钱地付出,因为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就是用我的卡的,可能也是家里最需要钱也最紧张的。但我觉得很开心的是,曾经我担心过的,钱多出来没有地方用怎么办?可能有人觉得好笑,但在我却是很真实的。我自己的意识中,钱是用的,要是没有用了,就意义不大了。其实也会关系到生命的意义不大了。我对理财投资这些兴趣不大,除了这一辈子过来一直需要花钱、很紧张,但关心钱的用途是最重要关键的。
其实跟愿意将精力往哪里放是一个概念。
我还是觉得现在的社会一直在进步,也很好,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其实蛮好的。所以我说价值多元化,可以让自己关心更多自己可以关心的事情,这才有可能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当然同样的时代也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对我自己来讲,我觉得很满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