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可能是一个人一辈子都可以做的事情!除了自己需要学习,还需要教人学习,所谓的代代相传,即使必须也是责任。学习不是什么高深或者很高的要求,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要适应每天的生活,要适应不断的变化,想着轻松地过好每天的生活,还有就是让自己的日常可以丰富多彩,不觉得单调。
读《让书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都是很熟悉的话语,或许还是我们经常讲的话。日本的学生和家长跟我们比较相像的,主要还是教育制度差不多,连考试的科目和父母的希望都很近似,对于家有学生的还是值得读的。想教好子女的首先要自己学好做好,父母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只有自己有个良好的习惯,才可能期盼小孩也会有差不多的表现,即使有差异。我们不能够靠运气,可能努力不一定达到自己的希望,但是要不努力的话,那么根本就不要去指望会得到满意的结果,而且从成就感的角度看,即使小孩子最后很不错,但那也不是你努力的结果,满足感也就会打折扣的。
我觉得,对照着看,我的差距也有。主要因为我算是读书或者生活比较自觉主动的,从小算是自我控制比较好的,有父母老师的教导,但自觉是肯定的,加上学习又的确是自我和独立性其实很高的活动,可能就容易放得开,或者也把人想成会自觉的;这是一个。第二,也缺乏所谓的期望,真的不存在需要儿孙辈甚至我自己这一生需要达成很远大的目标,有的时候我也在讲,这个跟从遥远山区突然走进城市时候感到的震撼,我的确没有。第三就是核心家庭成长起来的,这样像很多时候说的最好更多的读书等活动在客厅里去完成,大家聚在一起比较好,是的,我在儿子时候也想着试过,但坚持不了多久,喜欢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的多。这些其实跟现在儿子一辈一样的生活习惯。唯一好的是,吃饭一直在在利用的,像观看新闻、聊天、不断地学习这些习惯一直是生活的习惯,对栋栋的影响很大的。
的确,有儿子孙辈的好处就是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继续。除了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为了更好地训练他们,也一样需要学习,这样,丰富生活就不只是一个目标,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简单的好处,教育、心理、历史,这些都可以内心体验的,很多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去体会比较的,不只是别人的生活。
我还是喜欢看故事的,因为故事更容易理解一些,当然讲不太好,也需要训练和学习的。技能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想起来,以前读书时候,经常会填表时候,看到填写“特长”就不好填,因为真的没有什么说得上的特长。其实作为一个个人,重要的就是爱好和喜欢,当然作为一个组织需要有可以拿得出的表现性的特长,这样容易丰富大家的生活。所以后来就有那么多的钢琴、英语、棋类兴趣班,这些我觉得是好的,可以丰富生活的,我们以前没有或者更准确地讲,我没有这样的环境。当然也从来没有遗憾过,因为我自己可以丰富自己生活的内容已经够多的,也让人快乐的,其中主要的还是看书,这也是我一直比较强调看书的价值,道理和简单,毕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要有好的导师也不容易,但是书,只要愿意看书,成本还是很低很低的,是要花点钱,但容易承受的,书中自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技能。
还好,让书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这个在我这里基本上做到的,这样的环境一直就有。
讲起有一个小细节我觉得很对的,就是在电视机旁放地图册,这样看新闻的时候,只要问起就可以翻书看,我觉得这样的细节很有用还很容易做到的。立马可以实践,好经验就要立即成为习惯。看新闻的习惯我也算帮栋栋培养了,看电视我主要也是新闻、财经、自然,综艺这些本来就很少看,电影这些主要看光盘,时间上可以控制一些。这些无所谓好坏,主要还是喜欢不喜欢。为什么很难说好坏,这个跟游戏一样的,可能很多不少今后还会从事那一行的,只要用心,什么都是好的,作为消遣什么方式都是可以的。唯一的区别只是在小孩子在的时候,需要很好的控制,这样有个好点的习惯相对就不会觉得难受,好像违背自己的习惯那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