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出门比较晚,我早上九点一刻起床后,先去东白鱼潭买菜和吃面,然后回家遛好狗再确认是否出去玩。栋栋和我妈想出去的,优优下午有课就不能去了。所以十一点出门,我们开始商量去永旺的,但出门我开上了高速,这样就决定去久光的,路过印象城先决定在那里吃中饭,进去才发现,印象城也很不错的, 是我们喜欢的逛街环境。栋栋讲起就是肯德基,我们觉得还是吃其他的,所以逛了三个楼层,留下玩具反斗城,选择了外婆家。吃完后继续逛玩具反斗城和一楼和沃尔玛。在里面一共五个半小时。
栋栋还说要逛逛,我们在沃尔玛里买了不少的东西,需要放到车上去。我跟他讲,回去我不走高速,如果睡着了就直接回湖州,如果没有睡的话,就去永旺梦幻城吃晚饭,然后逛一圈。他真的精神很好,当然就去了,在那里吃了阿香米线,然后逛店,也逛了特力屋。回到家里是十点。
对我来讲,苏州目前是出去玩最方便的选择,苏州主要去四个地方,观前街、园区、印象城和吴中永旺,观前街是个大概念,包括了花鸟市场、观前街和动物园,当然也可以把印象城归入到园区,但跟永旺一样,都可以玩一天的时间。这十几年我们一直去苏州玩,频率很高的,十几年前刚买车,甚至就是逛一下超市,下午把儿子送去读书后赶一趟苏州,然后五点接他,看着苏州一天天的变化的。苏州的确发展得很快,原来西环刚开通,经常就是我一辆车,皮市街任何时候都可以停车,后来就不行了,现在东环、南环都建起来而且一直在延伸着,西环就要跟吴江接住了,我也是很偶然地因为堵车,去年在永旺刚开张时候进去一下,现在就变成经常去的地方了,还是因为最近最顺路。
苏州的几个店我很喜欢,属于我习惯的地方,就像宁波的万达。苏州的购买力可以的,所以这些mall招商都不错,里面全部满,品牌也算中档,人流量也大。印象城刚开,我进去只是因为想着到园区后吃饭还得找,还是去沃尔玛这些熟悉的地方先吃,所以进到印象城里,一逛就是五个半小时。有书店、玩具店、美食街,我实在并不是为了买什么东西,我家里的东西已经放不下了,只是带着栋栋去逛逛。的确比银泰城好,当然湖州的店我们也是经常去的,近的当然要去的,我不太习惯在街上逛小店的,习惯在mall里集中舒适一点。所以当初送儿子读书去的时候,我们逛了万达,我说其实住在万达边上就可以的,也关心过边上的房价,当时开玩笑,要是在宁波工作酒买万达边上的房子,当时觉得还可以承受的。唯有在商场边上,可能生活还有很多的乐趣,可以晓得挣钱派什么用。真的,很多时候,需要逛街才知道生产出来的东西怎么用,光是网购有的时候还是没有感受的。
苏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近,我车库出来到城区下来,只要一个小时,到园区、观前街也就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是走高速。还可以走环湖,路费都不用,时间上也只增加不到半个小时。以前一直走环湖的,所以我还是很怀念当时刚买车时候,为了省过路费,走了很多地方,都是因为认路走出来的,一直到绍兴都是绕收费口、免过路费去的。现在当然基本上走高速的多,但是那一段时间至少熟悉了很多的地方,尽管现在这些都没有什么用,即使去过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了。
栋栋现在对苏州很熟悉的,看着外面就知道是苏州,到了店里就更加的熟悉,知道这里大概有些什么店。这些都是多去得来的。我自己的爱好上,对于风景名胜真的很一般,就像苏州的园林,我去过,但也只是去一下,更多还是奔着商场去的,逛街,所以我出行的成本比较低,门票对我没有什么关系,也不需要很远的远行。毕竟我走遍的城市东西也已经够多了,至于香港还有更远的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当时人家有个购物天堂的说法,我的回答是,如果我有钱的话,杭州逛逛就已经很好了,有钱、肯花钱,也没有必要为了省点税去那么远的地方,再说很多东西其实也不怎么便宜,毕竟便宜了也不会买的。当然现在有海淘这些,我的讲法更实在一些。最好还是边上就有很好很多的有特色的mall,比什么都好。到底经常可以去,熟悉比什么都重要!就像我们窗前就可以看到银泰城,栋栋对于银泰城当然不只是一个印象了。
这也是我不怕做井底之蛙的原因。现在的变化多快,半年不去的地方可能会完全认不出来,但我们可以基本上认得出来。不是说远行不好,如果我有条件的话,也愿意悠闲地到处逛逛,但让我难得游一下,至少按照我现在的收入还是心痛的,想想就算了,还是家边上逛逛既轻松也承受得起,关键是经常去了,像栋栋就觉得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家边上认识、熟悉还是重要、有趣也做得到的。这样的好处,辨别和记忆的基础有了,其他的看看书看看电视也能够获得一点,并不是非得在咖啡店里跑着才叫生活的,外面逛逛、在家里喝茶吃饭一样可以满足的,有生活的乐趣的。否则平时很节省,难得去远处一下,其实也看不到、记不下多少的,当然我不是说不好,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一种方式,只是我不喜欢、不愿意这样,相对的,我宁可分散在每天,经常可以在外面逛逛。这个跟买东西一样的,我一直的消费观念就是有条件就消费,能够好的当然好的最好,但是达不到时候也用其他的,从来不去追求品牌什么的,只要能够用就可以,等到有条件换了就可以,否则等到存足了钱,可能连消费的欲望都没有,生活的热情靠平时不间断呵护的,热情不像钱那样可以存储起来一起爆发的,只会慢慢地熄灭。
再从教育和人的自信来讲,多看多读是建立自信、抗击孤独很好的方式。我自己不存在这个问题,本来就从大的城市,熟悉上海、然后杭州,应该讲,心理优势还是一直存在的,类似羡慕、渴望这些感觉不是很发达。但是我还需要为栋栋他们做些努力的,也想让他们不在乎很多东西,所需要的还是跟我要有差不多的东西。看多了,可能会觉得很多事情无所谓,但又能够保持生活的热情,这是个平衡的问题,我自己觉得我这一辈子过来还是比较平衡也做得蛮好的。像我这样的年纪,至少还没有考虑问题的禁区,我会控制自己,这是一种礼貌,毕竟有太多的人甚至是小年轻都可能很老成的,觉得这个不合适那个不适宜。我没有,也从另一个方面还算年轻,还没有饱经风霜。不在乎的前提就是拥有或者知道,这样考虑问题或许可以更加理性一些,也会更多地对自己有利一些,这个有利不是指的能不能够跟人家一定相处得很好,而是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容易平静下来,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评价这个世界,否则总是想着别人的评价标准,那么生活着就会比较累,而且我觉得不值得,同样来到这个这个世界上的。
拍摄时间:2016年8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