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跟我加班

(2016-04-16 13:59:27)
标签:

365

分类: 生活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加班,只能把他带去的,好在他熟悉也习惯。这就是上班带小孩的情况,所以他也懂得事理,很乖的,相对也算安静, 相当于职业教育了。我觉得对栋栋也有用的,从小就知道单位是怎么一回事情,晓得人家是怎么上班的,待人接物都有帮助。本来教育或者学习也是多方面的吧!
       本来我计划下周一二三,这样也不影响网点人员的休息,如果有休息的话。真的,不仅仅是我,几乎所有银行上班的人都非常辛苦的,可能很多事情都没有时间去做,像我,连续忙到现在,像汽车保养这些有的时候连加油都很紧张的。我都可以体会的。但昨天到四点三刻其他部门觉得有压力,所以我临时通知六个网点参加上线演练。我也一直把演练当做培训的,主要还是想着事半功倍,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在我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里面,达到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来说我自己主要是多考虑。这也是我一直的工作习惯,一直把时间当做时间的,也重视和尊重自己和别人的时间,所以从来不会增加别人的负担来满足表面上的要求。这点我应该讲是我一贯的工作风格。当然主要也跟我的态度和价值观有关,我只要求做好事情,至于面子这些我不是很在乎,谁的功劳这些也从来不会去过问,当然更不需要别人的表扬,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不光是现在,现在可能人家会以为是这个年纪了,实际上一直就是这样的,只要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这是我在很多会上讲起,整个行里的员工都要感谢我为他们省下的时间和精力的,我的确一直这样过来的,在每一个岗位工作都这样的。
       还是讲到我对于加班和省力的想法,我特别的反感加班,我自己不想加班更不会因为业务指标让员工加班,特别从道理上讲,如果换个人做我的工作,估计光是培训就可以加很多很多的班,但我这么多年基本上为零,很简单,即使我给全行每月一课那一年,我一样是反感这样的做法,我上课时候就讲,看到他们没有吃晚饭就赶来培训,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我也请他们要认真,为什么,因为我肯定比他们要辛苦,他们只听一课只每月一个晚上,我就不止一个晚上,还要出题目批卷子公布成绩。但是后来,因为有这一年的每月一课,我就可以说,即使这样的培训其实也是效率很低很低的,我自己不会这样采用这样的方式去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的。但并不因为我这样做了,我的员工就对业务不熟悉了,相反,可能员工业务熟练程度还有差距,但是在省内我还是有自豪的地方的,至少比绝大部分地方熟悉程度要高很多,平均水平。这也是我可以在短时间里,或者说我可以很自信的邀请他们决定参加演练的原因。
       我相信持续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今天可以做的事情,在情况发生变化也可以继续做的才是正常的,也只有这样才是可以持续的。像加班这些,都是无法持续的,每个人都有家庭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是因为需要做很多的事情,所以对人家也一样的理解,给别人轻松同样也是给自己轻松,所以尽可能理解,尽可能以最高的效率最少的时间去完成工作,同时也要最少的后遗症。我自己还是特别的安慰,我基本上做到了,或者说很坚强地达到了这个目标,否则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管其他的事情了,这就是一个旁证。
       我属于那种并不看重工作、觉得工作具有崇高地位(比如工作着是美丽的)、把自己的工作看得多重要、但会努力做好自己工作的人。所以可以不经常把工作挂在嘴边,好像会有多忙一样来显示自己的价值,从来不用去显示自己的价值,这样要轻松很多很多,少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心思。这也是我经常觉得要做自己好像一定要不工作、不生活那样的想法不太符合我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生活或者人生的一部分,该做的事情一定得做,也最好做好,但不值得去觉得很重要。我在单位里讲课也经常讲,我们银行工作可能会觉得自己重要、自己知道的事情重要,其实不是的,我们自己需要关注自己的业务,但是不必一定要人家都重视你,人家自己的业务才是他们需要关心的,在他们的脑子里可能我们的知识一点都不重要,他们只要觉得方便就可以了,这是我们的专业。同样,我自己关心的事情也不需要别人去理解,人家的事情我也不需要一定要了解,这样一想可能就会更加省心静心一些。我还经常说,像现在人员更换那么快的时代,谁在干什么真的不重要,别人根本记不住你,只会记住你今天做的事情,换一批人就又从头开始,所以你说工作有多重要?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拍摄时间:2016年4月16日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周末跟我加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