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栋栋第一天上学

(2016-02-22 18:49:41)
标签:

365

杂谈

分类: 生活

       “听见王栋栋叫妈妈心里就难受。还好老师说吃饭乖,吃了一碗,要上厕所也会说要尿尿。就是睡觉了要找妈妈,在被子里抱着小青。不知道今天会不会睡着。我们是睡觉起床困难户。。。还有起床气,这咋整。回家调生物钟去。瞬间觉得阿栋老师真靠谱还能时时传送。棒棒哒。“
       ” 我们家阿宝回家了。去接的时候就剩三个小朋友啦他说他很伤心因为我接的很晚。我答应他以后会早点去接。but阿宝,妈妈准时来接的呐,哪知道人家那么快。小区里还出了车祸车也进不去。问他幼儿园有趣吗?他说“有趣。可是妈妈,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我只喜欢学习。”我问他今天哭了吗?他说“哭了,睡觉之前哭了,我不想睡觉。里面太可怕了。我只想学习。”上学一天没有尿尿出,又好好吃饭。完美”

栋栋第一天上学

       我电话问栋妈,的确没有小便出。就是下午没有睡觉,我问他在干什么?栋妈说,老师给他看动画片。
       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儿子送托儿所的情况,幼儿园第一次同样记不得,只是记得小学时候,我当时一直跟着关心了一个星期,小学三年内因为在自己的小区里,后来觉得放心了都是儿子自己去上下学的。托儿所和幼儿园都每天接送的。即使现在,很多关于栋栋这几年也都靠着博客的记录,有的时候栋栋奶奶会去找出来。很多事情当时经历的时候会刻骨铭心,但过段时间就会淡忘了,所以有博客还是有好处的,特别对我这样平时很少动笔记录的人来说就更有帮助。
       作为父母自然就比较容易关心参与,所以我一直觉得每天回家的好处就是小孩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容易掌握,这也是我一直不太支持住校的理由,我一直觉得一方面是作为父母的责任,小孩跟着父母也就十八年,不只是生一下给钱养着就可以的,更多的还是要教育、引导,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个原因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从大人那里学到很多关于家庭意味着什么,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分担哪些义务,如何从家庭中获得快乐。大人也是在陪伴中了解小孩的成长,这些都是日积月累的,不是一个报告或者而一个分析可以替代的,没有每天心思和精力的投入,很难说到关心多少,只是让自然去选择,这样的风险在我看来还是风险很大很大的,或许是太自信或者不愿意承担教育的责任而已。
       现在我是作为爷爷来关心着栋栋的成长,角色或者参与的方式其实很微妙的。唯一让人放心的还是我自己的处理方式,也没有大包大揽,更不会直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而主要还是引导或者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一点一点地产生影响,而且从来不会因为有什么事情与我的想法不一致就觉得不开心。真的,作为爷爷或者其他人想去影响别人,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态和方式的,虽然需要作出的努力可能会更多一些,但只要有良好的习惯就不是问题。所以,我中午跟我妈在聊天时候,也觉得栋栋还是很不错的,各方面的习惯还是很理想的,从道理上会比较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的。
       今天早上是栋妈送去的,下午栋妈会去接。回来我也问了我妈她有没有去,我妈说是她一个人送的,送去后就去河畔居。我觉得这样很好,开始阶段需要这样的,她可以与老师熟悉、可以与其他家长建立联系来,父母保持沟通更加便利。作为爷爷奶奶等长辈只可以是辅助性质的,主要还是接送这些。
       在教育方面,我自己与体制的冲突还算比较大的,但是我自己比较强势也有能力去抵抗所有的压力,按照自己的力量完全应付过来了。但是对于儿子孙子我不太可能这样去面对的。这就是我后来采取的方式,可以为之减压,但是从来不会直接去抨击体制,免得产生冲突,造成更大的压力。我自己觉得至少在儿子那个阶段我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与我自己的预期达到了一致。当然这与我自己一直坚持的价值观还是一直有关的,就是做人还是要有自己的标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标准,达到了就可以,而不是盲目地去比较得失高低,这样容易满足也容易让自己快乐起来。这其实也是我希望教给栋栋的,可以为自己快乐地生活着,真的比什么都好!
       所以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并不是一定要出人头地或者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更重要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平衡的心态和良好的性格,有着勤快和努力不懈的意志和做事习惯,有一颗为别人考虑的心或者说爱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有了这些,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也就没有什么太难的问题,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克服并永远可以快乐地生活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今天我生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