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因为学习回家八点半多了,看到栋妈的车不在和我妈房间的灯没亮,我估计他们去银泰城了!栋爸比我早回家几分钟,所以我有时间先遛狗。回到房间稍微整理一下,他们就回来了,晚饭他们三个人去银泰城的云吞吃的,栋栋吃饭,他现在出去吃饭已经很熟练了。回家自然就直接上楼到我房间里。
我一面放水,一面让他自己去挑衣服和袜子。他知道自己的衣服放在哪个抽屉的,他都知道,什么东西放在哪个抽屉,连我们的都清清楚楚的,让他拿东西没问题,还有要是上面的抽屉,他也自己会找凳子。然后就是在床上玩恐龙和汽车。洗好澡先不穿衣服在床上跑几圈,每次穿衣服都需要花费很多的口舌劝说,一点点地穿上。好在空调,不会受凉,再冷的天也没问题,所以他习惯。
中午吃饭时候,栋妈跟我妈在讨论栋栋上托儿班和幼儿园。我只是听听,没什么意见,我只关心准备放到哪里。托儿所倒无所谓,方也可以不放也不会有影响的,栋栋的行为习惯适应我觉得都强的,去托儿所或者幼儿园肯定跟他爸一样,能够很快适应而且很开心的。栋栋听得很仔细的,他说不会哭的,让他妈也不要哭,因为栋妈说起当时他姐去幼儿园,他阿母哭了或者栋妈也会哭的!
其实人生就像一个一个的台阶,等到上了幼儿园,时间久完全按照明确的节奏来,一级一级无法停顿下来的。这些我从来不伤感,都是一定要往下走的。重要的还是好好地应对。对我来讲无非两个,一个是早上送他上学,这些肯定没什么问题的,稍微早起一点,现在是七点十分起来可以遛狗,等到上学了,可能六点半就要起床了,又要相当于儿子那时幼儿园时刻,不过那时起得还要早,大概六点到六点一刻就起来,需要做饭,那时我还给他们做蛋糕、烤鸡翅吃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回家可能还要跟他玩,寓教于乐吗!
真的很快的,栋栋去托儿所或者幼儿园上学好像就是眼前的事情了!!
我自己还是很享受这样的感觉的,能够完整地陪伴着儿子和孙子走过来。花费精力、投入关注就是一种幸福。昨天栋爸在晚饭时候跟娘舅舅妈讲起他为什么回湖州。其实我还是很欣慰的,我当然可以接受所有的选择,这是我一直很明确的,远行和在边上都可以接受。只是我还是觉得在边上好一些,很多时候想想,生活就是生活,面对的都是非常实际的,甚至只是去杭州、宁波或者上海都可能非常的很不方便,不要说去国外,我的确不太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特别是现在的生活也相当不错,真的说到想开眼界,旅游逛一圈就可以,但是面对每天的辛苦那真的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的,可能还不能够完满。我老是讲,养儿如养鸟,太没用了不好,但飞得太远感觉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一面水深火热中,一面又觉得无比潇洒无事可做。特别是现在接近春节了。这些我作为上海人的后代都是有着非常切身的体会的,所以我不太愿意去追求面子也是这个道理,只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有时间真比什么都好,所以,有的觉得花时间管栋栋非常的辛苦,不过这些跟分离、什么忙都帮不上、只是说说有个孙子但见到了可能还不认识、都只是观念、意识上的感觉还是要好很多,更加温馨、满足一些。所以,有的时候就是再辛苦,也觉得相比之下好很多。
以前看过一部日本片,情节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有几个镜头还是很清晰的,父母带着两个小孩从美国回日本看爷爷,在美国生长起来的小孩子其实对于日本和爷爷没有一点感觉的,在爷爷家都是勉为其难、只是因为是爷爷才愿意待一会儿,总算等到准备美国的时候,小孩当然是非常的欣喜,但作为爷爷就非常怅然,而作为孩子的父亲的确这个时候有着说不清楚的感觉。其实一家人不在一起,这样的场面也是很正常的。亲不亲可能更多的还是是不是经常能够在一起,是不是遇上事情了可以知道。这可能比什么都重要,并不是一定要派上什么用场,离得远了,疏远也是肯定的,毕竟已经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在生活的考虑中总是不会经常想得到的。
还有就是便利程度和生活所花费的精力和成本,同样的收入生活离得很远,可能生活质量都是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着的。毕竟不在乎金钱和精力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但是亲情又是必要要顾及也是很应该的,所以,中国又春运,春节和各种节日显得特别的重要。我这些都是经历过的,其实很辛苦的,我爸讲过,我当然也一样这样觉得。看着春运、买票,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觉得蛮幸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