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栋栋吃饭时候说看到一只苍蝇,我妈问他在哪里?他说在那里!我妈又问,那里是哪里?他用手指指;我妈又问他是在门的哪里?因为我妈在陪着栋栋吃饭,所以没有站起来。我洗好碗,就马上过去,用手指着玻璃门,告诉他,这是玻璃门,有三个玻璃,这是上面、这是中间、这是下面;又指着玻璃窗,这是玻璃窗的右边、这是玻璃窗的左边;然后,继续重复,玻璃门的上面、中间、下面。栋栋看着我的表演,哈哈地跟着学跟着笑。这也是前几天教他穿拖鞋,有左边和右边之分的继续。方位在这样具体的场景中一点一点、慢慢地学吧,没有刻意地想让他几天学会东南西北、上下左右,
上午看到一篇文章讲语文教学的,当然我不是专家,不讨论具体的问题,但有一点绝对关键,就是对于小孩来讲,语文其实就是要学会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或者也是最基本的要做到能理解、会说、会写。会表达甚至会表演,水平高低在于完整性、全面性和独特的视角。
是的,我比较相信表达,虽然不算是很会表达的人,但还是一直努力学习的。我想,不必按照专业那样作为学习和奋斗的目标,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能够更多地理解事情、可以与更多的人交流、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应该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目标或者也不是很高、太难的事情。
第一就是要多接触,晓得这个世界很大,自己看到见到晓得的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想,从小见多了可能就会有这样的感受、从而形成深刻的理念,而不会变得太狭隘,心胸眼界变得开阔一点,不容易想不通。这个其实很实际的,可能的伤害也有,就是人生的惊喜会减少很多。不过仔细想想,何必要那么多的惊喜呢,心脏、大脑就这点,把这些惊喜让给别人、去欣赏别人的惊喜就可以,这些同样也是一种探索。像现在,我就是给栋栋介绍更多的事物认识,把名字告诉他,当然还看各种各样的书、片子,对于喜欢的多看一点,对于不太感兴趣的也稍微接触一点,只要跟我一样,一辈子都好学,人生会很充实、有事可做的。当然也会懂得表达了,素材有了只是组织的问题,所有的事情,接触可能是最基础的,见多识广。
第二就是多表达,多用语言去表达。要开口!我以前一直跟我儿子讲,一定要开口,没有人会真的想法设法去搞清楚你在想什么、你有什么要求。当然合适的方式是重要的。愿意开口讲话、通过语言去表达的意愿和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至今我都不认同沉默是金,诺大的世界那么多人,谁晓得别人在想什么,即使别人开口了都不一定会晓得别人在讲话和真实的想法。相信这是很正常的,大部分人想自己的事情多,除了父母或者有的有利益诉求的可能会主动去了解人,正常情况下不太会有这样的情况。
以前我也跟我的同事这样讲,现在这讲得少,就是对网点的员工说,要努力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快乐起来,千万不要想着有人会想得到自己,不要说太阳找不到、可能连月亮是不是能够照到都很难说,但是你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太阳的。
能说会道除了可以传达、表达明确的信息,更重要地还有排解、疏导自己的功能。的确很少会有听众,但这个真的不重要,关键还是要有这样的愿望和习惯,这对于一生的心理健康肯定有好处。不可以以没有用、没有人回来听作为理由,来以沉默是金去安慰自己。
这也是我即使在最累的时候也会通过说话来引导栋栋开口的原因,小时候这个习惯很重要。栋栋很不错,愿意开口说话,愿意跟着重复,总是自己探索着说出自己的意思。
第三是学会表达。这是教育者能够关心或者专业的体现。其实就是各种素材的提供。我看的文章中现在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个是学生对于语文的喜欢程度排在倒数第三、一个是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文言文的建议,特别是提倡诵读。文言文是不是多一些,这些我倒觉得无所谓,太多也不合适。
语文可能是最综合的,越低年龄越如此。其实教育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终身职业,当然是业余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去重新体验,并且在儿孙上继续发挥着作用,这个并不需要教师资格证,唯一需要的就是意愿和实际精力、时间、关注的投入。
喜欢可能跟很多的语文老师的知识面可能很有关系的。按照教师用书、没有自己特色的讲解,加上一大堆的考试,我想有兴趣的都会变得没有兴趣。这其实我都能够理解,所以说前面两点家长一定要重视,作为我是长辈也经历过,当然也要降低学校教育中这样情况的影响,因为这是个大概率事件。
在表达方式学习上,在幼儿园前更多的自然,让小孩子学会自主一点、自信一点还是有着很重要的价值的。
第四是培养自信心,对于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心。学会某一种知识和技能,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天分,但是懂得学习、了解到学习可以带来乐趣甚至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去掌握,那就是掌握了学习的自信,当然扩展开来就是生活、交流的自信也会增加。这个我觉得很重要的,也是贯穿在一个人的血液中的。昨天在栋栋自己提出要做题目,按按钮测试,他后来最有兴趣和关注的,却是“正确的!你真聪敏!”当然是小孩子还小,不过适当的鼓励是软件需要做的,但在教育中也需要慢慢地培养自我欣赏,而不只是靠着外面的评价,这个其实也是靠着平时能力的增强,慢慢会培养起来的,有自信当然就更加容易主动表达,也更容易有着抵御压力的能力。
自信、骄傲、自卑,这些会贯穿在人生中的,关键是怎样去平衡好。
这点我觉得我自己还是掌握得可以的,本身就是抗压能力很强,即使所有的人反感反对也无所谓,懂得自我评判当然也是自信的人。在对待人家还有儿孙上,既不会表扬宠爱过分,但从来不会去比较、打击一个人的自尊。
这点我真的觉得幸运的,也比较早看卡耐基的书,也就是所谓励志的书,当然看书本身就是一种励志,卡耐基只是一种贯穿而已。但是只要认真的思考人生,卡耐基很多的想法都是正常可以获得和具有的。也就是说,大人对于人生的想法对于小孩的影响是大的,不可以教育别人和自我修养分离开来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