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了15公里的路,本来想去浙北米兰店的,没有停车位;就近想去联华,还是满满的;栋栋说,就去大润发,可惜大润发同样没有地方停车,只能回家。
下午回家时候加满了油,明天准备和我妈一起带着栋栋去上海。这是中午临时决定,说好是22日,栋栋两周岁的周六去姨太婆家的。中午回家吃饭时候,我们想想明天没有什么安排,还是趁着没安排时候去,下午顺便去动物园逛一圈。回来路上也跟栋栋讲了,栋栋最感兴趣的是明天可以去动物园、但愿明天下午不要下雨,否则就只能去哪个商场去逛逛了。
今天在网点测试公交卡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很符合我的想法和做法,就是做父母需要为孩子塑造环境。其实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从儿子到现在的栋栋,基本上都是我努力的目标。我也一直讲,教育可以是做人一辈子的爱好。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这是最简单的,对于年幼的,只要你愿意用心就可以去探索孩子的世界,很多都是可以去理解的,当然很多又都是自己经历过的,这就是基础。这儿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学问,最主要的还是愿意关注,这个过程中也是可以获得很多的满足的。做人本来就是要有事做,要做自己喜欢和可以掌握的事情,教育就是其中一项。所以,我虽然不聪敏,但是可以勤奋一点,可以多关注、多学习,这是最关键的,不是什么都懂,而是有可以理解的基础。
在教育中,我一直认为主要还是塑造环境,毕竟,孩子未来不属于我,甚至我的未来一样都是不可琢磨的,需要的还是怎样让自己成为自己,可以适应、可以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快乐、幸福一点,或者说轻松一点。这些都不是固定的教育模式可以决定的。也没有一个人有这个能力这样做。教育可以有想法,但有目标,这个我觉得还是太自信了,好像什么事情都可以有计划有目标一样,我从来不认为是可取的想法,我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可以有想法,这就是塑造环境,或者更加关注环境塑造可能对人的发展更有帮助!
大人也是一样是环境的一部分,比如小孩习惯的养成就需要大人不停的榜样。比如爱劳动、爱读书、爱运动这些都需要大人也同样习惯着,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就会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全家到现在为止给栋栋的榜样。所以,我一直的观点就是孩子小时候不要离开父母,不赞成住校,因为我经历过,原来在儿子在新世纪学校读书时候,我在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会上也总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很简单,很多的生活习惯就是在与父母相处的时候,看着长大的,可能他今后不会做什么或者特别的勤快,但是他潜移默化地会有生活的理念和能力,这些是无法替代的也是无法弥补的。有的时候,会有独立生活一说,但是,我很不赞同这样的独立说,更多还是父母的失责,不愿意承担教育的责任,独立生活迟早的事情,至少要读大学再有结婚生子,慢慢地肯定会独立生活的,相比在家里多的,独立生活能力应该更强、而且更会生活、心理上也容易安定、有更多的安全感!这也是我老是说的,要独立是肯定的,子女十八以后不离开也会离开的,相处的时间并不长,连这点时间都无法承受的话,很难说独立是为了孩子好、真的喜欢小孩,可能更多的只是一种开脱而已。
对照着文章,我基本上都是做到的:
一、游戏的环境:包括儿子和现在的栋栋,从来不缺游戏和活动的环境,很多时候会为他们创造出活动的条件。或许我家是少有的适合小孩游乐的场所,所以那时儿子同学到我家比较多的,当然还有带出去玩。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很少限制,我的胆子可能算大的,基本上都算放手,只关注安全和健康方式,而且所谓的健康方式是很宽松的标准;比如游戏机,我自己就一直就有而且也让儿子玩,计算机一样很早,所以这些都不是很稀奇的东西。
二、劳动的环境:我们家里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的,没有请人做事的习惯甚至可以说不可能让人来替代做家务,所以即使是现在的栋栋也会帮助干家务。儿子也行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高深的事情,都是手边的工作,只要手边身边的做了就没有什么问题。千万不要有等待的想法,以为突然会改变世界,能力也是一点点地成长的。
三、科学的环境:其实就是引导小孩自己做事、自己去总结方法,了解程序性的方式,当然还有探索的习惯。这就是我们一直需要面对的。
四、艺术的环境:音乐、图书和审美:可以不专业,但绝对不缺乏。
五、阅读的环境:不需要等着人家和社会有阅读的习惯,主要还是父母、大人要喜欢!我家也是幼儿园,可能更像图书馆、音乐厅!
这是早上,今天是8:20醒来,9点钟下去。我妈今天记住昨天不愿意脱睡衣的教训,直接抱下去、让他跟栋妈汇合。
为儿童健康发展要塑造哪5个环境?
小孩子生来大概都是好的,但是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是坏,都是因为环境的关系。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一个小孩子生长在诡诈恶劣的环境里,到大来也会变成诡诈恶劣的。一个小孩子生长在忠厚勤俭的环境里,到大来也是忠厚勤俭的。这是什么缘故呢?
他所看见的,所听见的,都是坏的印象,那他所反应的大概也是坏的;倘使他在一种很好的环境里生长,他所听见的,所看见的,都是很好的印象,那他所表现的,大概也是很好的。
小孩子生来一点没有什么观念的,但是他有几种基本的能力:
一、接受外界的刺激;
二、这种刺激在脑筋中肌肉里或者可以保留着;
三、他受到那种刺激到相当时期,有相当的反应。
这三种基本的能力,是他一生做人的基础。刺激就是从环境来的,好的刺激,就得到好的印象;坏的刺激就得到坏的印象。他听见家庭里常常骂人的声音,到后来就不知不觉地也会骂人,他虽然不晓得骂人是好是坏,他看见成人是这样做,就这样学。他看见成人随地吐痰,他也不知不觉地随地吐痰,他不晓得随地吐痰是好是坏,他看见成人这样做,就这样做。
环境究竟是什么意思??“环境”两字,普通是指儿童所接触的那些静的、呆板的物质。其实,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一切物质是他的环境,人也是他的环境,而且人的环境,比较物的环境还要重要。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人的动作,可以直接影响小孩子的动作,他看了就可以模仿。一张死的桌子,一把死的扇子,虽然可以给小孩子一种刺激,但是有时候桌子、扇子,竟会不发生什么效力的。
为小孩子应该造怎样的良好环境?
一、游戏的环境:不动不做,小孩子是不会发展的
游戏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游戏环境,给他有很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更让他有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这样,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小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相当玩的东西,相当做的事情。要晓得不动不做,小孩子是不会发展的。譬如他不去玩水,哪里会知道水的性质?不去玩冰,哪里会知道冰是冷的?不要因为玩水、玩冰有危险就禁止他。冰雪是很好的环境,我们做父母的不晓得利用,反而把小孩子关在家里,哭哭闹闹!像这种吵闹,做父母的不说是他们自己不好,而反说小孩子吵闹,这真是所谓因果颠倒,黑白混淆,实可痛心!
我们做父母的,往往有一种迷信,就是以为小孩子总是错的,父母总是对的。好像“皇帝是不会错的,错的都是百姓。皇帝是不会犯罪的,犯罪的都是百姓。”所以从父母的眼里看起来,小孩子既然是错,就应当受相当的责罚。其实相反,错的往往是在父母,小孩子往往是对的。像上面所说的那种情况,做父母的不准小孩子玩冰玩雪,这明明是父母不知道利用环境来教导小孩子,哪里可以说小孩子的不好呢!等到小孩子吵闹起来,还说他是会哭会吵,这岂不是冤煞人吗?所以做父母的,应当给小孩子预备适当的环境,充分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正当的游戏。
二、劳动的环境:应当让小孩子有劳动的机会来发展做事能力
小孩子都是好动的,在上面我已经说过了。平时做父母的总喜欢自己劳动而不愿小孩子去帮助他们。如小孩子的起居饮食种种的事情,做父母的常常要为小孩子们代劳。当小孩子年龄小能力薄弱的时候,当然要父母帮忙。不过在小孩子渐渐长大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渐渐使小孩子自动,从旁帮他们独立。譬如穿衣服这件事来说。小孩子若不会扣纽子,做父母的尽可以帮他扣,但是他自己能够穿袜子,你就让他自己穿,我们不要因为他穿得慢,穿得不好,就去帮他穿。其他如吃饭、扫地、叠被,甚至浇花、洗衣、烧饭种种活动,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当让小孩子有劳动的机会来发展他做事的能力。要知道做父母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儿童自己劳动的习惯,培养儿童自己独立的能力。
三、科学的环境:小孩子最喜欢做成他自己心爱的事物
根据小孩子好动的心理,我们又应当在家庭里给他一种科学的环境,以引起他研究科学的兴趣。当小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他小木片、小钉、小锤,教小孩子做各种极简单的玩具,如小椅子、小床、小飞机、小汽车等等,使他有初步构造玩具的能力。我常见乡间的小孩子在野外三五成群的在那里玩弄烂泥,把烂泥做成糕饼请客人。西洋的小孩子到夏天常在海边玩沙。可见不论中西小孩子他们对于泥沙都是非常喜欢玩弄的。不过普通的沙泥太脏了,我们应当为小孩子购置相当的设备和洁净的沙泥私土,使他们从玩弄沙泥私土里可以得到一些初步制作模型的技能。
小孩子到了八九岁的时候,我们可以教他玩玩水枪,玩玩弓箭,还可以教他自己用竹筒或纸筒和线来做成极简单极简陋的电话。更可以拿磁石或磁针教他们做各种有趣味的把戏。再大一些的小孩子,就可以教他们怎样做电铃,怎样自己来做无线电收音机。小孩子最喜欢自己做成他自己心爱的事物。所以我们从小就给他关于科学上各种活动的机会和设备,使小孩子有适当的科学环境,以发展他关于科学上的技能和兴趣。
四、艺术的环境:音乐、图书和审美
(一)音乐的环境
父母能够随时随地唱唱吹吹,使家庭里充满了音乐的空气,这样小孩子不知不觉也喜欢音乐了。倘使家庭有乐器的设备,如无线电、留声机、风琴、钢琴、提琴、笙、箫、笛等,那就更好。总之,小孩子应有音乐的环境,小孩子学音乐,要从小学的;世界上的音乐家,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从小学起的,就是普通的小孩子,要学音乐,也必须从小学起;大时学起来,是学不好的。
(二)图画的环境
小孩子从小就喜欢图画的,我们做父母的不晓得怎样去教他,反而常常把他画图的兴趣打消了,摧残了。有时候,小孩子要画图,他就拿了木炭或毛笔在墙壁上或桌椅上乱涂,做父母的看见了,就要骂他、打他。这样一来,小孩子就不敢尝试了。其实这种现象是给做父母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墙壁上是不应画的,桌椅上是不应画的,这是我们都承认的,但是他的图画兴趣,我们是不应该摧残的。我们可以给他几张纸,几支蜡笔,一支毛笔或一支铅笔,好好地教他画,他就可以发表他的意思,得着相当的快乐;将来他或许变成一个艺术家,也未可知。
(三)审美的环境
在家庭里面,墙壁上的布置,桌子上的摆设,都应该有种审美的意味;甚至房间里的各种用品衣服等等,都应当放得整整齐齐,不应该随便乱摊乱挂。审美的观念,不到一岁的小孩子已经有了,就是三四个月的小孩子,看见红绿可爱的东西,也就显出快乐的样子。假使房间里的装饰布置,都是杂乱无章的,小孩子不知不觉地也会犯这种毛病。反过来说,家庭里很有审美的意义,小孩子不知不觉地也会养成一种审美的习惯。
五、阅读的环境:要小孩喜欢阅读,家庭、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氛围
不少受过教育的男女出了学校之后,对于看书,也都没有大的兴味,好像书是属于学校的,于本身的职业,于本身的修养,于本身的娱乐,是没有多大的关系。实在要叹有许多人对于世界大事的认识程度是非常浅陋,就是对于国内的事,也不甚关心,什么各种科学上的新发明,史地上的新发现,都置若罔闻。这种环境,怎样能引起小孩子喜欢看书阅报呢??
所以,要小孩子喜欢阅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环境。在家庭里,做父母的,自己一天之间,总要看看书,看看报;对于小孩子,我们也应当买给他各种相当的儿童读物。开始的时候,做父母的还应当好好地指导他,引起他的兴趣,使他欢喜阅读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