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晚饭后读了韩国的《今天你陪孩子吃饭了吗》半本两部分,写得很不错。这是韩国SBS电视台的,韩国的名字叫《餐桌上的小小奇迹》。哈佛大学一个研究组,通过在波士顿挑选85个拥有3岁子女的中低收入的家庭,使用录音机跟踪记录分析的方法,花了两年时间。原来预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与父母交流频率低、学习环境差导致语言能力低;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孩子玩的玩具和孩子们与家长一起读的书建立起关联性。但是实验的结果与预想的完全不同,孩子的语言能力并不取决于父母收入的高低,也与玩具和读书环境没有什么关系,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差异与家庭就餐次数及餐桌上的对话是否热烈有着必然的联系。家庭收入低或者学习环境差的孩子,如果在餐桌上有很长的时间的话,他们的学习能力常常比家庭收入高、学习环境好的孩子更强。从实验的结果上看,家庭就餐与一起读书和一起玩玩具比较,对孩子更有着独特的价值,在一次次和上班回来的父母共同度过就餐时间,孩子的学习能力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
孩子们在吃饭时候学到更多的词汇,特别是可以比一起读书念书学习学到更多的高级、灵活多变的词汇。在家庭就餐时候用更多的机会说出丰富的词汇,这样学业也非常优秀。而词汇量贫乏的孩子在开始学习后需要特别的辅导,对这些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将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根据美国CASA研究结果,每周家庭就餐次数超过5次的青少年获得A分的比例较高,获得C分的比例减少15%;通过家庭就餐可以减少一半的失足行为。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使孩子自觉抵制外界不良诱惑的方法就是家庭就餐。每天20分钟的家庭可以改变孩子的未来!
谢天谢地,我家就一直以家庭就餐为主,平常就是自己做饭一起吃饭吃饭。也一样,我也特别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讲话交流,也鼓励所有的人讲话。其实就餐时候是人们当然包括家人可以一起交流的时候,而且相对轻松,不需要很一本正经地决定什么事情、话题也就无所谓的。特别是有了电视,更可以可看可不看地交流一些想法,如果实在没有话题的话。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要是在饭桌上只是吃东西可能很无趣,至少我是这样的感觉,即使山珍海味也一样。我特别的鼓励栋栋开口加入讨论,很多也需要有意识地引导的,比如出去在路上复述今天去过哪里、玩过什么、看到了什么,然后在车上就让他反复,有的时候我讲、有的时候让他填空、有的时候询问,告诉他回家以后告诉给奶奶、阿太和妈妈。当然这样的训练也会带到饭桌上,他特别的愿意加入讨论甚至想独立发言,只是有的时候感觉表达不出来有点尴尬,但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可以引导他选择其他的方式去表达意思。
是的,我比较不适应沉默的餐桌,那属于绝对无趣的吃饭、填饱肚子。当然也有点与我、时间利用的效率观念有区别。只是,吃饭时候能不能够讲话跟话题有关,跟平时的关心有关,特别是跟小孩,很多时候还需要做些准备的。也就是说,既是朋友但那只是一种观念或者姿态、更重要的角色还是长者、师长,还是需要做些准备的,只是表现出来可以是漫不经心的、好像跟平时完全一样的。所以要想健谈、可以沟通,需要的还是阅读、体验、思考当然还有乐于分享的意识,尽管中国人的习惯于沉默是金。我当然也是中国人,但我从来不认为沉默是金,真的是金我也不要,我不喜欢这样的金子。我以前其实直到今天也一直跟我儿子讲,人靠表达的,不要以为人家会理解你,不会的,没有一个人会主动地去理解别人,更多的人希望人家理解他,像被人了解、理解唯一的方式只能通过表达。我也一直这样在家里讲,我只愿意听,不会做什么猜测,有什么想法和要求直接讲,不论我喜欢不喜欢,但我都会去认真的考虑,会按照我的方式去回答或者改变的。对其他也是一样,对于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我都不愿意去猜测,道理很简单的,没有这样的精力和时间。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不会去考虑人家或者按照正常的需求,这点应该我比太多的人家都做得还要好一些,只是没有明确的表示时候我就会按照我的理解去处理,一般也给别人最大的自主权的,比如给儿子儿媳他们我都是把自己想做或者将给他们的都先说出来,这些都不会去藏在心里。
所以栋栋只要跟我在一起就一样会获得同样的训练和相处的方式。
教育可能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只是这样的专业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唯一的动力在于愿意、愿意付出、愿意改变自己。人生出来一样东西都不知道的,都是后天学习、经历来的,是不是懂得、是不是专业还是后面的岁月是不是关心。至少我一直关注着教育,也一直将我觉得有用的经验用在我日常的生活中,改变自己改变其他的人。时间永在流失,即使什么都不做,但是也可以将很多的关注化解在平时的小事中,比如出去玩、在车上、在餐桌上、在一起闲逛休息中。真的需要知识的积累,更多的需要依靠平时的阅读和外面的见识。
所以我也一直喜欢阅读教育的案例和有关观念的书籍,所有的书籍都需要接触一些,可能一页就会改变很多东西。改变思维比什么都持久。
这是今天到货的一部分有关教育的书籍。即使读了大量,还有我没有读到过的,比如《餐桌上的小小奇迹》。不仅仅支持了我的做法,关键是还有不少的采访案例有着操作上的价值。
拍摄时间:2014年9月23日 栋栋22个月了
加载中,请稍候......